课题研究过程资料
一、活动内容:开题会议及学习讨论研究方案
大丰市教育学会课题研究活动报告表
2013106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法课题编号及名称 研究 活动时间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 活动主题、内容 料。 1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个课题,我召集了课题组的成员,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解决了什么问题 通过本次活动,让课题组成员了解研究计划,明确自己各阶段须完成的工作。 产生的效果 及问题简述 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下一步工作 构想 研究低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如何开展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方法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分工,落实研究任务。 2从查找的文献中筛选出对本次研究有用的内容。 2013.5.15 活动地点 朱燕平 高微梅 吴长荣 朱 丹 徐文锁 杨小东 开题会议及学习讨论研究方案,落实研究任务,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电教室
题图说明:课题负责人主持会议
题图说明:课题组成员交流讨论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自主探究学习计算
所谓自主探究学习,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则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具备这种学习精神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自觉地学习,获取知识。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教学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变革学习方式,在各环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主地参与认知,弄清算理与算法,灵活计算,从而利用计算这一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计算教学自主探索学习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自主学习形似,神不足;表面上学生轰轰烈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则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表面上学生口若悬河、头头是道,
实则个别代替整体,独角戏获得满堂彩。二是自主学习开放过度,无法聚焦思维;过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的夸大学生的主动能动性,结果陷学生于思维之无奈、促教学于过程之失败。我认为自主探索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十分必要。教师是需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又岂是短短40分钟所能“参透禅机”。教师必须要学会压缩,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与组织作用,必须做好一个“有意义讲授者”应尽的职责,必须要引导学生聚焦思维、聚焦学习之重点与难点,只有如此学生方能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掌握知识、经历过程、体验情感。
计算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更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重学法研究,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自主探究学习精神才能一以贯之。
总之,计算教学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成果展示
(1)成果名称: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大丰市教育学会课题研究过程性成果报告表
成果类型 成果名称(题目)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 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效果及作用简述 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 品质。 发表或获奖情况 成果内容 附后
案例论文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一句话:“就是太粗心了,每次数学考试或平时练习总是在计算上出问题被扣分。”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而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
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情感态度方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也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他们长时间地静坐听课,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接力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二、技能技巧方面
(一)、培养口算能力,注重训练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