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1、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法、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 进步最基本和初级的需求,这些都是最早出现的具有()特征的事物,而且多是以实物的形态 呈现的。 A :标准化 答案:A
2、 惠特尼是实行()生产的创始者。 B:标准化
3、 1906年英国颁布了() BS27。此后,螺纹、各种零件和材料等也先后实现了标准化,成百 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国家公差标准
4、 ()管理体系建立是以 “ 泰罗制 ” 和 “ 福特制 ” 为标志的。 C:现代标准化
5、 由于工业化和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同样的零部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统 一和互换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建立一个协调性组织来统一这些零部件的标准, 从而推动 世界上第一个 () —— 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于 1901年诞生, 它标志着标准化从此步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此后不久,约有 25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组织。 A:国家标准化组织
6、 1928年又创立了国际标准协会国际联合会(ISA ) , 1946年 10月 14日在 ISA 的基础上成立 () ,代表联合国负责国际间标准化工作的协调统一工作。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7、 标准是() 。
D:为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获得最佳秩序,经过协商一致制定且由公认机构批准,共 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8、 标准化是() 。
B: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潜在问题或现实问题制定重复使用和共同使用的 条款的活动 9、 简化原理是() 。
A:在一定范围内缩减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目 10、统一化原理是() 。
D:把同类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的标准化形式 11、 通用化原理是() 。
C: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 最大限度地扩大具有功能互换和尺寸互换的功能单元使用 范围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2、 系列化原理是( )
B: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 将其性能参数按一定数列作合理安排和规 划,并对其形式和结构进行规划或统一,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同类产品发展的一种标准化形 式
13、 组合化原理是( ) 。
A: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 需要拼合成不同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4、 模块化原理是( ) 。
C: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 划分并设计、 生产出一 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 然后, 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和 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15、 采标是( ) 。
D:将国际标准或国际先进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转化为我国标准 并贯彻实施 16、 采标的原则是( ) 。
B:凡已有国际标准,应当以其为基础制定我国标准。凡尚无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不 能适应需要,应当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17、 质量功能展开法是( )
C: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 次演绎分析方法和质量工程工具,用来指导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保证
18、 正交试验设计法是( ) 。
A: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 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 了 “ 均匀分散,齐整可比 ” 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
19、 三次设计法是( ) 。 D:包括系统设计(第一次设计) 、参数设计(第二次设计)和 容差设计(第三次设计) 。 它是一种优化设计, 主要用于质量管理前期的技术开发、 产品开 发、工艺开发,从而可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成本,缩短设计开发周期
20、 数据统计标准体系主要有( )个方面的标准。 C:6
21、 标准体系表是( ) 。 B: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排列起来 的图表
22、 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是( ) 。 C: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
23、标准体系表包括() 。
B:标准体系结构图、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 24、 产品标准是() 。
A: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25、 对于一些门类中类别较多的产品,产品标准还进行分层() 。 A:如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等 26、 按照标准趋向的划分,可以分为() 。 C:规范性标准和引领性标准 27、 服务标准是() 。
B: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实用性的标准 28、 服务标准的编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