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组合(十一)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________。
②现在之所以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________,是因为在过去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势头。
③花千骨怎能和赵丽颖__________?虽然近期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玄幻古装电视剧《花千骨》热播叫座,花千骨红得发紫,但毕竟是赵丽颖入骨入心演绎的功劳。 A.同日而语 B.同日而语 C.相提并论 D.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解析 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的比较。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看待或谈论。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逐年上涨以及出口疲软的状况,人们希望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的增加,有助于吸收工厂剩余工人。
B.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绿色发展意味着更加环境友好型的生产与消费,但中国正在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去改善环境问题,包括扩大可替代能源市场规模,减少供给污染等方面。
D.因沙特处决什叶派宗教人士尼米尔所引发的中东外交冲突仍在持续。这次风波虽以教派冲突的面目示人,但背后却有着沙特国内挑战和海湾安全格局等多重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意不通顺,应删去“希望”;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从而湮没主语,可去掉“随着”;C项,“改善环境问题”搭配不当,应为“改善环境”或“解决问题”。 答案 D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________,具有各种联系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一旦有相应的刺激促使这种暂时神经联系恢复,就形成联想。 A.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形成联想的客观基础 B.普遍联系的事物是联想形成的客观基础 C.形成联想的客观基础是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联想形成的客观基础是普遍联系的事物
解析 语段的首句解释概念“联想”,空句后面的文字是对“过程”形成作具体解说,空格处应该是承上启下的,故选C项。 答案 C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____①____?首先,____②____,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____③____,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简明、连贯、得体和仿用句式的能力。通读语段,可知语段主要讲阴阳之间的关系。从“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来看,②句应该是讲“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再从③空后面的内容来看,可知③空应该填“但也是相互配合的”等相关内容;而①句是对全语段的总领,结合后面的问号可知,应该是问阴阳是什么关系。 答案 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 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 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
5.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再通过制定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 二、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流露出对故友的怀念,又生发出心中的恍然隔世之叹。
(2)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自比,含蓄吐露出尽管自己不再做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理解性默写,要把握题干的指向,明确默写内容。另外需注意一些易错字,如(1)句中的“烂柯”;(3)句中的“塞”“雁”。
答案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盲人教我看东西 [美]大卫·朗勃尼
我们公司在曼谷,某日,董事长派给我一个临时任务:第二天出差陪一位重要客人到泰国北部的观光胜地游览。
我瞪眼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虽然我已经好几个星期每星期工作7天,桌上一叠叠的文件说明了我仍有大量积压的工作。我心里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文件理清呢?”
第二天一大早,我跟一位衣着讲究、彬彬有礼的男子会合。坐了一小时飞机以后,我们
挤在几百名观光客之中,游览胜景,直到黄昏。
那天晚上我的客人和我登上一辆小型巴士去吃晚餐,并观看一场我以前看过许多次的表演。他和其他游客闲聊的时候,我在黑暗中和坐在我前面的男人礼貌地交谈起来。他是比利时人,能说流利的英语。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他的头总奇怪地侧着,而且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沉思似的。后来我看到身旁那根灰色的手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个盲人。
这个人告诉我,他十多岁时因意外事件,眼睛瞎了。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不单独旅行。他大概六十七八岁,已经掌握了无视觉旅游的技巧,懂得利用健全的另外四种感官助他在心里勾画景象。“晚餐时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他问,“假如你肯细致描述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
“很乐意效劳。”我回答。
我的客人和他新交的朋友在前面迈步走向餐厅,那盲人和我夹在一长串游客中间跟随。我抓住他的手肘引导他,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跨出脚步,昂首挺胸,倒好像是他在为我带路。我们找到一个靠近舞台的位子。等候饮料时,盲人说:“这音乐在我们西方人听起来似乎不合调,不过确有迷人之处。麻烦你形容一下乐师。”
舞台一侧有5个男人在为这场表演作暖场演奏,可是在这之前一直没注意他们。“他们盘腿坐在那里,穿宽松的白棉布衬衫和宽松的黑裤,扎鲜红色腰带。3个年轻人,一个中年人,一个老人。有一个人在敲小鼓,另一人在弹一个木制的弦乐器,其余3个人在用弓拉奏一种大提琴形的小乐器。”
他微笑:“这些小乐器是用什么造的?”我再细看了一下,“木头……不过球形的共鸣箱是用整个椰子壳做的。”我说,同时竭力压制自己的惊奇。灯光逐渐暗了,他又问:“其他游客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肤色和体形的都有。穿得讲究的没几个人。”我低声说。我进一步放低声音并靠近他的耳朵说话,他立刻热切地把头朝我靠过来。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聚精会神地听我说话。
舞台后方的帷幕拉开了。6名十三四岁的女孩出场,我描述了她们穿纱笼般的丝裙,头上有金色头饰,头饰的尖角是软的,会随着她们舞蹈的动作有节奏地晃动。“她们的指尖套着金色的假指甲,也许有10厘米长,”我告诉他,“这些指甲彰显了她们双手的每一个优雅动作,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多么美妙——我真想摸一摸这些指甲。
第一场表演结束了,我找个借口走开,去跟戏院经理谈话。回来时我告诉我的新朋友:“他们邀请你去后台走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