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16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7 5:49: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最多溶解15g甲物质,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是40g﹣15g=25g;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

A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B 降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水少,故溶剂质量关系甲<乙<丙,故B错误;

C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到t2℃,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乙次之,丙没有晶体析出,故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丙>乙>甲,故C正确。所以填AC。 13.(2019·日照)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

(2)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 (3)t℃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 (4)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答案】增大 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加入甲物质) 1:3 蒸发溶剂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加入甲物质等;

(3)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0g:150g=1:3;

(4)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14.(2019·吉林)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填空:

(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2)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欲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乙,丙饱和溶液,应保持温度在_____℃;

(4)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答案】甲>乙>丙 1:2 t1 丙>乙>甲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2)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之比=50g:100g=1:2;

(3)t1℃时,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所以欲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乙,丙饱和溶液,应保持温度在t1℃;

100g+s(4)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溶质析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甲析出的溶质比乙多,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15.(2019·无锡)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2)保持温度不变将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3)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_____。

(4)t1℃时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

【答案】20 增加溶质 A B>A=C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2)保持温度不变将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增加溶质;(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物质中的溶剂最少,降温至t1℃,不会影响溶剂的质量,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A;(4)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由溶解度曲线知,B可能仍未达到饱和,也可能饱和,AC已经饱和且有晶体未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B>A=C。 16.(2019·营口)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t1℃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1) (2)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t2℃,所得溶液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2℃时A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答案】n 饱和 变小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的溶解度是ng;故答案为:n; (2)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t2℃,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饱和;(3)将t2℃时A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溶液的浓度会变小,因为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降温后溶解度变小,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小;故答案为:变小;

17.(2019·临沂)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

(2)t1℃时,将3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B中混有少量的A,提纯B的方法是________。

(4)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饱和 蒸发结晶 C B>A>C 【解析】

(1)P点表示的含义是: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2℃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3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因为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水60g;故填:饱和;

(3)B中混有少量的A,提纯B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填:蒸发结晶;

(4)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物质分别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多的是C,因为C用的水最多;故填:C;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因为升温后,A、B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质量分数变小;故填:B>A>C。

18.(2019·葫芦岛)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

(2)60℃时,在2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①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溶液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或“<”)45.8%。 【答案】45.8g 不饱和 28.4 <

【解析】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

(2)①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2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16溶解度曲线与溶液的稀释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19j7z6ri5nrap1rg1l036aw5tvqk00xng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