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或叫师友组合,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老师要重点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时候,无论有何种需要都尽可能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样会得不偿失的。
学生:根据课堂交流情况,师友之间再进行交流,主要是学习较差的乙同学把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向学习较好的甲同学阐述一遍,甲同学对于乙同学的回答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师友互助的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师徒结对,让学困生也有机会、有兴趣参与到问题情景下的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为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相关知识,让我们完成课本18页的?活动?。第1项,?走访你所在地区的超市或粮油商店,调查粮油日用品有哪些来自东北三省。?这一个活动内容已经在上周末布置给大家了,大家可以举手交流一下你调查的结果。
学生:东北大米、大豆、高粱、大豆油、玉米油……
老师:第2项,可以比较一下?东北三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和?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思考并说明东北三省商品粮在全国的地位。
学生:说明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远多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老师:第3项,可以围绕题目当中给出的条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来理解补充这些条件。
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先把题目当中给出的条件分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然后同桌也就是师友之间共同查找其它原因,进行交流。从本题给出的条件来看,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有: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②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②农业的科技水平高。通过讨论,我们认为雨热同期的气候,也是自然条件之一。
29
教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今天我们在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时,我们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那就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到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去探索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学生:同桌或师友两人互相提醒,对东北三省的农业进行简单的回顾。
教师: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早,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19-21的有关课文及图思考下列问题。
5.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是什么?它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什么?
6.东北三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其工业体系特点如何?
7.目前,东北三省的工业基地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在同桌也就是师友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或叫师友组合,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学生以肯定、鼓励或纠正。同学们分析的不错,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的,从图6.20中也可以看出,其工业分布大多在矿产的富集地带。那么东北的工业分布除了与资源有关之外,还与哪些条件有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完成课本P21的?活动?。大家就活动的第1项,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哈尔滨、长春、沈阳都有多条铁路线经过,陆运便利,哈尔滨还有松花江便利的河运,而大连不仅有便利的铁路运输还有便利的海洋运输。
30
教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便利的交通成了布局工业的重要依据,便利的交通也是开发和调配资源的重要条件,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活动的第2项提出的问题,同桌或师友间商量一下,说说你们的见解。
学生:从图6.20和图6.21的对比,可以看出,大多数矿产地都有铁路经过,这些铁路的修建为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铁路修到甲经过大兴安岭林区,应该是与开采那里的森林资源有关,修到乙应该是与开发那里的后备土地资源有关。
教师:我也非常同意同学们的见解。由于甲乙两地临近俄罗斯,将铁路修到那里既有开发资源的作用,也有国防建设的需要。
前面我们提到了资源对于东北三省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看看活动第3项提出的问题,我们同学同桌或师友之间先商量一下,再在班上交流。
学生:从大庆的工业结构的饼状图中可以看出,大庆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对照图6.20,不难看出那是因为大庆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同样,伊春工业部门中的木材及林产品加工、钢铁等占有重要地位,一是因为伊春位于小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丰富,二是因为伊春附近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鞍山的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工业,则是因为鞍山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出,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都是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东北的工业布局大多分布于资源富集地区和交通要道上。当然影响工业分布的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因素,希望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善于捕捉,善于总结。
【课堂小结】
31
【课堂检测】
读?东北地形图、东北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和东北铁路与城市分布图?(自左向右依次),回答问题:
1.图中,佳木斯市位于三江平原,这三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农作物中不能在佳木斯市生产的是( )
A.大豆 B.玉米 C.冬小麦 D.甜菜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