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小学德育的融合路径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8:51: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小学德育的融合路径探究

小学教科书是现代学校的三项支柱之一,它是一种全面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材料,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价值所呈现的物质载体。而现代教科书的主要作用就是参照,使我们学习所用到的辅助资料,同时也是学习的一种工具,还有对思想文化的形成的一种辅助。那么我们知道意识形态和文化是很古老的一个功能,它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那么作为小学德育教科书的课本当中,许多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还是保存的,过去的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它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象征着我们中华名族的历史,承载着过去的文化,并且也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根基。在古代孟子就写了许多关于伦理的书籍,从这可以看出伦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这种传统文化的伦理性笼罩着个人和家庭。小学德育教科书通过呈现中?A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的意涵来传递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从而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 一、关于小学德育的管理 1.小学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小学的德育管理存在许多不平衡的地方,由于应试教育的常年压迫,许多小学德育管理并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小学德育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体现。总是认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只是为了协调

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所开展的一门课程,觉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而忽视了小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的形成。没有及时的帮助小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认识。其次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存在德育教学的内容太过于片面。一方面是因为小学德育主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的教材,这样容易削弱小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有些家长的思想观念非常落后,把所有的德育全推给学校,不够积极配合学校,这样导致小学的德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最后环境也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社会环境在发生改变,外来文化不断的涌入进来,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样的环境对于小学生无疑造成了许多的困惑,也影响着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许多小学生盲目的追捧外国文化,忽视了对我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和关注,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因此开展小学德育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生教育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小学生展开德育教育活动,给小学生培养良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小学生树立一个健康而又积极的心理素质。而且培育小学生的品德不仅仅只是起到这些作用,它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和进步,小学生通过德育管理意识到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并且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让小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这对于学科教育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关于小

学生的德育课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并且能够给小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道德观。社会是在不断的进步的,所以对于人才会有所挑剔,那么除了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以外,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竞争要求的关键。因此开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的重要的。 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管理

一直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有哪些呢?其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的文化活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由孔子继承下来的,他主张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思想精神。这些美德对于小学的德育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具备现实实际意义的。而在我国过去拥有的文化活动当中,传统节日与传统手工以及传统运动是具体的体现;比如说中国一些传统的节日有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传说的神话有牛郎和织女,嫦娥奔月等。中国民间还盛传剪纸、年画的手工活动;传统的运动更是不用说了,有太极拳,咏春拳,古典乐器,戏曲艺术等等。通过对我国古老的文化学习和了解,小学生各方面的总和素质也会有所提高,而传统文化中往往渗透了更多的品德学习。

三、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 1.采取各种方法挖掘教学资源

将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融入到小学教学课本当中,相关的教

育工作者应该熟悉中国当代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善于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积极阅读,深入钻研,并且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跟工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比方说让学生学习《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弟子规》将厚重的儒家传统文化内涵和教育精神,用韵律优美、通俗易懂道德形式表达的出来,非常符合儿童启蒙阶段教育的要求[3]。

所谓“百善孝为先”,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就是说要孝顺父母,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根本不用提,但是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许多孩子过度自私的性格并未能意识这一点,缺乏孝亲意识,孝敬之道是《弟子规》的首要内容,并且在孝敬父母方面提出了观点与方法。这些大都是培养孝顺的好素材。

孟子曾经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说出人跟人之间要懂得互相尊重,《弟子规》中常写道“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提出凡是人都是部分你我贵贱的,都是一视同仁。“长者先,幼者后”要求孩子要长幼有序;另外还有“将加入,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是说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些大都是尊重他人的好品质。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一个人没有了基本的诚信也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书中也曾有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与焉。教导我们做人不要说谎话,要根据事实说话,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小学德育的融合路径探究-2019年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ntd79scf7s7tu43p391qw0b8cv4600t4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