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北部湾四市同城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橡皮擦 B.铅笔芯 C.玻璃杯 D.塑料尺 【答案】 B
【考点】 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
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橡皮擦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错误;
??.铅笔芯的材料是碳,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正确; ??.玻璃杯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错误; ??.塑料尺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错误. 故选??.
2.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 【答案】 C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解析】
手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被手阻挡而形成了影子。 【解答】
解: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由于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无法绕过手射向后面,所以形成了影子. 故选??.
3.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湿布擦正在工作中的用电器 B.维修家用电器前要先切断电源
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人拉开
D.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躲在树下最安全 【答案】 B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试卷第1页,总21页
【解析】
(1)湿布是导体,擦洗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造成触电; (2)维修家用电器前要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3)一旦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 (4)当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雷电电流通过大树就会传下来,在传下来的过程中电弧放电打在人的头上,又通过人体一直传到地下去,而这样就造成了雷电灾害。 【解答】
解: ??.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故??错误;
??.检查维修家用电器时,应将电源断开,以免触电,故??正确;
??.发现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会使救人者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错误; ??.雷雨天,人如果在大树下避雨,可能造成雷击,故??错误. 故选??.
4. 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00??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5??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5??
【答案】 B
【考点】 电压
质量的估测 温度
长度的估测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三个苹果的质量约1斤=500??,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符合实际;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一支铅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0.17??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5. 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后,电压表??1的示数是2.5??,??2的示数是3.8??,则电压表??3的示数是( )
A.1.3?? 【答案】 D
B.2.5??
C.3.8??
D.6.3??
试卷第2页,总21页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1测??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2测??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3测电源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3的示数。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1测??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2测??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3测电源的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3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为:??3=??1+??2=2.5??+3.8??=6.3??. 故选??.
6.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 A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音色
声音的产生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
解:??.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正确;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错误;
??.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因此“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错误;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错误. 故选??.
7. 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试卷第3页,总21页
D.显微镜
【答案】 B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解答】
解:已知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故??符合题意;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
??.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物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8. 体育测试中,小明立定跳远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他在上升过程中( )
A.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不变 【答案】 A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解:小明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同时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故??正确,??????错误. 故选??.
9. “发电鞋”是一种新型科研产品,其内部安装有磁铁和线圈,当人行走时带动磁铁运动,线圈中就产生了感应电流,“发电鞋”的工作原理( ) A.电磁感应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流的热效应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答案】 A
【考点】 电磁感应 【解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其工作原理。
试卷第4页,总21页
B.动能增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