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许多不足。
D.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求全责备: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对于成语的使用,最关键的一点,必须首先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弄清了所提供的语段或语句的主要内容,对词语的辨析、选用才有基本的依据。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考查的成语多为平时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常见成语,而试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语境中加以辨析。在解题时要紧扣语境,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短小精悍的中年人进来了,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是广东人。
B.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C.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它取得骄人成绩。
D.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B项奔走呼告: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C项应用“不负众望”。辨析:“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D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成语,其中考到了经常误用的“不孚众望”,有针对性。成语的使用首先要掌握成语的意思,然后要注意色彩、场合、语言环境等。另外“短小精悍”经常误用,人们往往忽视“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这个意思,从而认为A项是错误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B.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C.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C如期而至:按照约定的期限到了,褒贬使用不当。D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一般用于颜色,用于歌声不妥,适用对象错。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成语的使用要注意适用对象,不可用错对象,如“浩如烟海”专指文献书多,“相敬如宾”专指夫妻之间互相尊敬。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