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历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9:0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历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167 课程代码:0068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细菌学评价的指标是大肠杆菌和BOD。(错)

12.污染物在水中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随流输移运动,一类是扩散运动。(对) 13.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等。(对) 14.COD为生化需氧量,BOD为化学需氧量。(错)

15.根据研究水质维度,可把水质模型分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水质模型。(对)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只要有污染物进入水体,就可以认为水体被污染了。(错)

12.任何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都会产生两个互为关联的现象,一是使水体的水质恶化,二是水体相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这两种现象互为依存,始终贯穿于水体的污染过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对)

13.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错)

14.液体中除汞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由此产生毛细、润湿、吸附等一系列界面物理化学现象。(对)

15.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枯水流量为设计流量。(对)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水质的细菌学评价指标是指水中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通过它来间接判断水质被污染的情况。 (对)

12.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排进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时的耗氧,一是河流自身不断的复氧。 (对)

13.根据水资源质量标准,五级水质最好,最适合人类饮用。 (错) 14.液体中水的表面张力最大。 (错)

15.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对) 16.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一种表现。 (对) 17.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水情要素有:水温、流量、流速和含沙量等。 (对)

1

18.COD为生化需氧量,BOD为化学需氧量。 (错)

19.人口环境容量是在一定的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一个地区能够长期稳定地承受的人口数量。 (对)

20.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错)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水质指标都是直接用水中所含该种物质的量(即浓度)来表示。 (错) 12. 一般来说,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的自净能力较强。 (错)

13.功能一级区划中,水质污染严重,现状水质较差的城镇河段应划为开发利用区。(对) 14.动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扩散有分子扩散与紊动扩散两种。 (对)

15.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湖、库水环境容量主要与其蓄水量(容水体积)有关。 (对)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只要有污染物进入水体,就可以认为水体被污染了。 (错)

12.河流的径流量决定了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在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河流的径流量越大,稀释能力就越强,污染程度就轻,反之就重。 (对)

13.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强,生化作用相对弱。 (错)

14.液体中除汞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由此产生毛细、润湿、吸附等一系列界面物理化学现象。 (对)

15.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枯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对)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溶解氧是反映天然水中氧的浓度指标,其值越低表明水质越好。 (错)

12.任何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都会产生两个互为关联的现象,一是使水体的水质恶化,二是水体相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这两种现象互为依存,始终贯穿于水体的污染过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对)

13.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 (错) 14.河道防洪规划采用的设计流量与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采用的设计流量是相同的。(错) 15.在水体污染监测断面中,控制断面应布设在污染排放口上游未受污染处。 (错)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细菌学评价的指标是大肠杆菌和BOD。(错)

2

12.任何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都会产生两个互为关联的现象,一是使水体的水质恶化,二是水体相应具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这两种现象互为依存,始终贯穿于水体的污染过程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对)

13.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强,生化作用相对弱。(错)

1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的是溶液中分子的吸收,而吸光光度法测量的是气态原子吸收。(错) 15.根据研究水质维度,可把水质模型分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水质模型。(对)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水质的细菌学评价指标以检验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来间接判断水质被污染的情况。(对)

12.在湖泊、水库水体中,表水层的氧分解活跃,中间水层兼气性微生物作用明显,而在湖库底部基本上是厌氧分解作用。(对)

13.一般来说,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的自净能力较强。(错) 14.根据水资源质量标准,五级水质最好,最适合人类饮用。(错) 15.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是对现状水环境质量优劣程度的总体评价。(对)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污染物在水体中进行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的一种表现。(对)

12.与河流相比,湖库水体的中污染物质的紊动扩散作用不明显,自净能力较弱,水体受到污染后不易控制和治理。(对)

13.河道防洪规划采用的设计流量与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采用的设计流量是相同的。(错) 14.在水体污染监测断面中,控制断面应布设在污染排放口上游未受污染处。(错) 15.环境监理是从属于监理,但是它又具有本身的独立性。(对)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判断题

11.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通过食物链来实现的。(对)

12.液体中除汞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由此产生毛细、润湿、吸附等一系列界面物理化学现象。(对)

13.湖泊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强,生化作用相对弱。(错) 14.微生物是水体中的“清道夫”。 (对)

15.环境管理制度已经逐步走向法律化、政策化。(对)

3

中央电大本科《环境水利学》历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is301z48d4i6jo0x1m776vac3ljxx012h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