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果同学们再重复一次上面的试验,全班的汇总结果还会和这次的汇总结果一致吗?如果不一致,你能说出原因吗?
得出: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会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概念回顾:在相同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
nA事件A出现的频率。 n结合上面的试验,思考:频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必然事件及不可能事件出现的频率是多少?
结合教材上掷硬币试验结果和历史上曾有人做过的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的实验结果,引到学生归纳出:
当抛掷硬币时,正面向上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是稳定的,总在0.5左右摆动.试验次数越多,越接近于0.5;
一般来说,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0,1]中的某个常数上.这个常数越接近1,表明事件A发生的频率越大,频数就越多,也就是它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过来,这个常数越接近0,表明事件A发生的频率越小,频数也就越少,也就是它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我们就用这个常数来度量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在学生经历上述历程后,再给出概率的定义: fn?A??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概率P?A?,因此可以用频率fn?A?估计概率
P?A?,结合掷硬币试验说明: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与每次试验无关;它是用
来度量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P?正面向上?=0.5
在引导学生对概率与频率之间关系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帮助他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概率和频率的区别与联系:
(1)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时间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他的估计值。
(2)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频率会不同。
(3)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 求随机事件概率的必要性:知道事件的概率可以为人们做决策提供依据,概率是用来度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而大概率事件经常发生。例如:举实例说明。
注意: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4
VIII.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体会对三个目标的完成情况。
IX. 教学评价设计:
我采用的是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这里我设计了两部分作业,一是:教材113页,第1、2、3题,通过这部分题目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下节课前进行点评;二是:预习概率的意义;通过这部分作业,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为顺利掌握好下节课的知识做好了铺垫。 X板书设计: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1. 必然事件 5. 频率 2. 不可能事件 6. 概率 3. 随机事件 7.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4. 试验: 系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