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商VS读书:商贾之家多是书香门第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6:01: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商VS读书:商贾之家多是书香门第

作者:司南

来源:《醒狮国学》2015年第09期

晋商中大多数都受过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典型的儒商。他们之所以能缔造不朽的商业传奇,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染。 转念——学而优则商

中国传统观念提倡“学而优则仕”,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儒为名高者,商为厚利者”,经商与娼优同列,商人哪怕富甲一方,也没有社会地位。在明代以前,商人不能参加科举,更不许仕宦为官。晋商冲破了这一封建价值观的藩篱,大胆倡导“学而优则商”。他们认为,商人也可以通过精研儒家学说成为儒者,儒者也可以转而经商;商人通过科举可入仕为官,为官者亦可以不失商贾之业。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山西出现了一大批“舍本逐末”的商人。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好好写字打算盘,将来住个茶票庄”的民谚。许多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了不少获得功名后又弃官从商的读书人。

山西榆次常威,在晋商中以外贸称著。常家十分重视子弟读书学习,但其目的并不是让子弟考科举求功名而是为家族商业培养人才。常家常万玘、常万达两兄弟均饱读诗书,特别是常万达,自幼勤奋好学,深受老师赞誉,但并没有参加科举而是随父亲常威到张家口经商,成就商业盛名。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巡抚刘於义奏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雍正皇帝朱批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可见,在晋商眼中,传统的“士农工商”职业排序观念被彻底颠覆,他们把商业排在了各业之首,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晋商群体价值观的转变为这一商帮的迅速崛起扫清了最大的思维障碍。 精进——商而优则学

晋商的第一代创业者大多出身卑微,靠勤敏恭诚白手起家,但这些商人在成功后都毫无例外地十分重视自身技能、学养提升和家族子弟的教育,以严格的家训学规培养家族精英,不断将商业推向新的高峰。

搜索更多关于: 经商VS读书:商贾之家多是书香门第 的文档
经商VS读书:商贾之家多是书香门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2jm8od1379c964hjsm5kaxd91bwp00kt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