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2:53: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故选:B。

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首先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然后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 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5.【答案】B

【解析】

解: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具有运输功能,A正确。

B、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类和分化形成的,因此红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类和分化形成的,成熟的红细胞已经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C、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正确。

D、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细胞的功能。 16.【答案】C

【解析】

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故选:C。

1、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

第13页,共26页

红的血液;

2、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也就是动脉血和静脉血是血液中的含氧量和血液颜色有区别。

关键点: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 17.【答案】A

【解析】

解:当图2中的膈肌从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化时,说明膈肌舒张上升,表明进行呼气。呼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减少,胸腔容积减少,胸腔内气压高于肺内气压,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形成主动的呼气运动。即a、b、c间的气压关系是a<c<b。 故选:A。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中a是气管,b是胸腔,c是肺,①是呼气,②是吸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过程。 18.【答案】B

【解析】

解: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的面积;

B、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肠腺,分泌肠液,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与吸收没有直接关系。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均是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有利于充分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因此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肠腺,分泌肠液与“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这一功能无关。 故选:B。

第14页,共26页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小肠与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9.【答案】C

【解析】

解:A、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该项不符合题意。

B、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该项不符合题意。

C、毛细血管的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极细,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见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就是毛细血管。该项符合题意。

D、静脉内有静脉瓣,房室瓣存在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动脉瓣存在于心室与动脉之间。 故选:C。

动脉瓣不在动脉内,红细胞是血细胞中的一种。

根据显微镜下所观察的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可以确定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等不同的血管。 20.【答案】B

【解析】

解: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第15页,共26页

曲线图中,曲线ab段或者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曲线图中,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故选:B。

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段或者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

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常以曲线图的形式出现,涉及到的考查角度有:(1)吸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2)呼吸运动中胸廓、肺内气压的相应变化。

21.【答案】B

【解析】

解:一滴血打算去“旅行”,它从左心室出发,最后回到了左心室,经历了体循环和肺循环。由分析可知:在这段旅途中,不可能出现的两个相邻站点是左心室→左心房

.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由左心房→左心室,故B错误。 故选:B。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

第16页,共26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9gv7mzcx8xzko02xoc4ddq3430ci00yaf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