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公开课教案 化学I专题三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3课时)
铝的性质
执教者:惠安三中 时间:2011-12-6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铝的重要性质,如与酸、碱反应,钝化现象等。 2、 例举铝合金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3、通过实验,了解铝与其它金属的性质差异。
4、对铝热反应进行拓展,了解用其它金属氧化物如Cr2O3、MnO2等代
替氧化铁。铁也可以发生铝热反应,并可用以冶炼铬、锰等金属。 5.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铝的化学性质。 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导入新课】(图1)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是轻合金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合金。 (图2)这是一架播音747飞机, 铝合金是飞机的主要用材,用量占70%~80%,其中仅铝合金铆钉一项就有40~150万个,用铝约22吨,据预测,2010年全球航空航天铝材的消费量可达6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5%。
(图3)这是一款新型轿车,在广告中的卖点是“宽敞的空间”和“全铝合金引擎”。 1991-1999年铝及铝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翻了一番,预计到2005年还将再翻一番。预计2005年美国汽车用铝及铝合金将超过130kg/辆,西欧将达到119kg/辆。
【提问】请大家思考下日常生活中铝还有什么应用?主要利用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一、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飞机制造----铝的密度小 用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铝制炊具----良好的导热性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设问] 1、现实生活中常用的金属容器中一般都是什么材料的? 2、铝容器和铁容器那种容易生锈? [生] 根据生活经验给出铁容器容易生锈。
1
[师]铁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氧化铁(铁锈)。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那是不是说明铁比铝更活泼呢?
[生]不是,铝比铁活泼
[反问]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比铁活泼,但铝却不像铁那样容易被空气腐蚀,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铝不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师]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课堂上的简单实验,来确定一下铝有没被氧气氧化呢? [板书]铝的性质
[生]可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打磨前后铝条表面颜色是否变化?
评价:此方法不错,简单易行。我们也可以利用课本上所用的方法:取一段铝片,
让学生观察表面的颜色,将铝片部分浸4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颜色变化。
[师]为什么打磨前后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呢?
交流讨论:刚打磨前后,铝条表面呈现的是银白色,而打磨前颜色较暗,颜色的变化说明了在打磨前后我们看到的物质是不同的,说明铝条表面生成了其他的物质。
[追问]那么表面的物质应该是什么呢? [生]是氧化铝
[设疑]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Fe2O3而生锈,且生锈后内部的铁被腐蚀的程度和速
度都会越来越严重,那么,铝在空气中同样也被氧化表面生成Al2O3,Al为何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两者好象有点矛盾?
[生](讨论)也许是铝表面生成了那层物质Al2O3起的作用吧
[师]非常好。铝被空气的氧气氧化后,表面生成的物质反而是一层屏障,是一层保
护膜,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气氧化。即表面生成的物质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Al2O3比起 Fe2O3来结构要严密牢固得多,起到了保护作用。
[板书]
1.与氧气的反应:
4Al+ 3O2== 2 Al2O3
[师]启发: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怎么利用这一点使这些铝制品的使用寿命更长
呢?
[生](交流并讨论):不要破坏它的氧化膜,厨房用的炊具不要用钢丝球等硬物去擦洗它的表面,也不要将酸性或碱性的食物长时间地存放在里面(追问理由。复习前一节课所学Al2O3的两性问题)铝制品表面虽然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但若遇长时间遇酸、碱及氯化钠溶液都会发生反应而被腐蚀。因为氯化铝、铝都能与酸或碱溶液反应,所以,铝制品不宜用于盛放酸、碱溶液,不宜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也不能用具有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洗涤剂来洗涤。
[演示]铝在空气中燃烧。将一片长约7-8CM,宽约1CM的铝片,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2
现象:产生耀眼的白光,白烟
[问]我们知道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通过以上探究,你现在知道它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还是游离态存在了吗? [生]化合态
[过渡]铝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都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那么,单质铝的性质是不是与它们相似呢?
[学生探究1]在3根洁净的试管中分别放入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再向试管
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稀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铝条表面上产生大量无色的气泡并逸出。
请大家写出铝与稀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2. 与盐酸的反应:
2Al+6HCl == 2AlCl3+3H2↑、Al+3H2SO4 == Al2(SO4)3+3H2↑
2Al + 6H+ == 2Al3+ + 3H2↑
[设问]铝制容器能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吗?(不能)。那能盛放农的酸吗?如果换
成浓的酸,会有什么差别吗?还会不会有氢气生成呢?
(学生思考)
[演示] 将二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分别放入二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分
别加入浓硝酸、浓硫酸各少量,观察现象。
现象:这两支试管都没气泡生成。
[师]这是为什么呢?都是酸,为什么浓的酸却不能产生气体呢? (学生交流与讨论中??)
[生]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盐酸、稀硫酸属于非氧化性酸,而浓硝酸、浓硫酸均是
属于氧化性酸,铝放入其中就会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
【演示】将上述两个实验中的两根试管进行加热说明:铝只有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才能发生“钝化”,铝在热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只要酸足量,铝会一直反应下去的。
[板书]
3.铝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师]追问。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生]回答。
[师](解释“钝化”)铝能和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化学反应,由于生成了一层致密而又坚固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师]利用了铝表面生成氧化膜,而用铝槽车运输浓硫酸、浓硝酸的。
[过渡]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Al2O3的两性,刚才我们又探究了铝和氧气的反应,以及与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作用,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铝的金属性,那么,铝是否会像它的氧化物Al2O3那样也为两性呢,即铝能否也体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呢? [学生探究2] 将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6 mol·L-1氢氧化钠少量,观察现象。
3
现象:铝条表面上产生大量无色的气泡并逸出。 [反问] 那么这种气体是什么呢?
[演示]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然着的火材检验生成的气体。 现象:生成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被点燃时有轻微的暴鸣声。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师]你认为除了氢气还生成了什么物质,请大家写出对应的反应方程式。 [生]。。。。。。
[师]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氢气,说明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则必定有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钠元素已经处于最高价,不能再升高了,只有非常强的氧化剂才能使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铝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铝不可能形成铝盐,只能以偏铝酸钠的形式存在。
[板书]
4. 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过渡]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铝“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不论是铝与氧气反应,与浓硝酸、浓硫酸反应,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在这多种情况下,现象虽然有所不同,但是,若作详细分析,就会发现:铝元素都是做还原剂的,具有还原性。大家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根据铝的这个性质,在工业上,铝又有哪些用途呢?
[生]冶炼金属 [演示] 铝热反应 [板书] 5.铝热反应:
2Al+ Fe2O3 == Al2O3+ 2Fe
[师]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各种试剂的作用。
[生]反应中用到的铝热剂,是铝粉和某些氧金属化物(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锰等)组成的混合物。人们常将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点燃,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置换出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出,让熔融的铁流入铁轨的裂逢,冷却后就将铁轨牢牢地焊接在一起了。
[练习]请大家试着写出铝与三氧化二铬、五氧化二钒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高温
Al + Cr2O3 ---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了“铝表面是否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的问题,并联系实际请大家谈了“家庭生活所用的餐具该如何保存和清洁,延长使用寿命”“工业上运输浓硫酸和浓硝酸用的铝槽车的原因所在”等问题,一起学习了“铝热反应”的原理和运用,并将此原理推广到许多金属的冶炼上。刚才我们学习了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和碱性的食物。一些呈中性的食物中经常含有食盐,这样的食品是不是能用铝制容器长期存放呢?请同学们自己看书69页“拓展视野“解答这个问题
4
【布置作业】:1. 完成《导与练》相关练习;
2. 教材P69的相关内容。
3.
【板书设计】
铝的性质
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1.与氧气反应
4Al+ 3O2== 2 Al2O3
2. 与盐酸的反应:
2Al+6HCl == 2AlCl3+3H2↑
2Al + 6H+ == 2Al3+ + 3H2↑
3. 铝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4. 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5.铝热反应:
高温
2Al+ Fe2O3 == Al2O3+ 2Fe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