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40 实验基本理论及仪器的使用与读数(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2:55: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40实验基本理论及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专题导航】

目录

热点题型一实验的基本理论 ...................................................................................................................................... 1 热点题型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 3

一、长度测量类仪器 .......................................................................................................................................... 3 二、时间测量类仪器 .......................................................................................................................................... 5 三、电学基本仪器的使用 .................................................................................................................................. 6 【题型演练】 .............................................................................................................................................................. 8

【题型归纳】

热点题型一实验的基本理论

1.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精密、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系统误差总是同样偏大或偏小.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更新仪器、完善原理和精确实验方法来减小.

2.偶然误差:由各种偶然因素如测量、读数不准确、作图不规范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表现为重复做同一实验时总是时而偏大时而偏小.偶然误差可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作图的方法来减小.

3.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 5为三位有效数字,中学阶段一般取2位或3位有效数字. 4.利用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利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解. xn+xn+1测出与第n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内的距离xn和xn+1,由公式vn=算出.

2T5.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Δx

(1)利用a=2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Δx=xn+1-xn=aT2求加速度a.

T(2)利用v -t图象求解:画出v -t图象,图线的斜率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3)利用光电门求加速度

2

v22-v1

若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则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可求加速度,即a=.

2L

4π2l

6.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公式g=2(l为摆长,T为周期).

T

d

7.光的波长λ=Δx(Δx为条纹间距,l为双缝到屏的距离,d为双缝间距).

l

【例1】.(2019·高考全国卷Ⅲ,T22)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拍1幅照片.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 C.光电门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

【解析】:(1)利用频闪照片测重力加速度时需要测量小球下落的距离,因此实验时必须使用米尺. (2)将米尺竖直放置,让小球靠近米尺下落,从照片上直接读出小球下落的距离.

bc-ab?ac-ab?-ab?58.7-24.5-24.5?×102

2

(3)根据Δs=gT得重力加速度大小g=== m/s2=9.7 m/s2.

T2T20.12【变式1】(2018·高考全国卷Ⅰ,T22)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B.秒表 D.天平

【答案】:3.775 53.7

【解析】:标尺的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 mm,游标的第15个刻度与主尺刻度对齐,则读数为37 mm+15×0.05 mm=37.75 mm=3.775 cm. 弹簧形变量x=(3.775-1.950)cm=1.825 cm, 砝码平衡时,mg=kx,所以劲度系数 mg0.100×9.80k==- N/m≈53.7 N/m. x1.825×102热点题型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一、长度测量类仪器 1.游标卡尺的读数

游标尺(mm) 精度 刻度 格数 10 20 50 刻度 总长度 9 19 49 每小格与 (mm) 1毫米差 0.1 0.05 0.02 0.1 0.05 0.02 对正时)(mm)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5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2n 刻线与主尺上的某刻度线测量结果(游标尺上第n个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读数(含估读)×0.01 mm。

3.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由主尺读出整毫米数l0,从游标卡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的格数n,则测量值(mm)=(l0+n×精确度)mm。注意:①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一般为游标卡尺上总刻数的倒数。②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

4.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测量值(mm)=固定刻度指示的毫米数(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上与固定刻度基线所对的刻度值(注意刻度值要估读一位)×0.01 mm。

【例2】(2019·台州二模)一同学为测定某种硬金属的电阻率,先用伏安法测出一小段由这种材料做成的圆柱57

形金属丝的电阻为R= Ω,然后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定该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

π乙所示。由图可知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________mm,则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________Ω·m(最后一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1.4 0.920 1.1×103

【解析】 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 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尺读数为4×0.1 mm=0.4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 mm+0.4 mm=11.4 m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0.5 mm,可动刻度读数:0.01 mm×42.0=0.420 mm,得:d=0.5 mm+0.420 mm=0.920 mm(0.919~0.921都正确)。 L由电阻定律得:R=ρ S1

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πd2

4πd2R

则有:ρ=

4L

解得:ρ=1.0×103 Ω·m。

【变式1】一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深度时,游标卡尺上的游标尺和主尺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根金属管的深度是________cm;该同学又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为5.702 mm,则图乙中可动刻度a、b处的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55 20 25

【解析】 图中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10 mm,20分度游标尺精确度为0.05 mm,游标尺上第12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故游标尺读数为11×0.05 mm=0.55 mm,所以金属管深度为10.55 mm=1.055 c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5.5 mm,可动刻度最小分度值为0.01 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应为20.2×0.01,因此a处数字应为20,b处数字为25。

【变式2】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__cm和________cm。

【答案】 60.10 0.420

【解析】 直尺的最小刻度为0.1 cm,因此读数应为60.10 cm,图乙采用50分度游标卡尺,其精确度为0.02 mm,因此读数为4.0 mm+10×0.02 mm=4.20 mm=0.420 cm。 二、时间测量类仪器 1.打点计时器

计时器种类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2.频闪照相机

其作用和处理方法与打点计时器类似,它是用等时间间隔获取图像的信息的方法,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使用时要明确频闪的时间间隔。 三、误差与有效数字

1.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本身不精密、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误差。系统误差总是同样偏大或偏小。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更新仪器、完善原理和精确实验方法来减小。

2.偶然误差:由各种偶然因素如测量、读数不准确、作图不规范造成的误差。偶然误差表现为重复做同一实验时总是时大时小。偶然误差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

3.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 5为三位有效数字,中学阶段一般取2位或3位有效数字。

【例3】(2019·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他只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

工作电源电压 交流50 Hz,4 V~6 V 交流50 Hz,220 V 打点间隔 0.02 s 0.02 s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40 实验基本理论及仪器的使用与读数(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c8m8b6fj9x6b742rz56u75f0b43501d7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