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年高中语文教学论文“笨”字原本无贬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9 12:59: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笨”字原本无贬义

大家都知道“笨”的基本义是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不灵巧,不灵活;费力气的意思。不过在古代,“笨”的原始义和智商却毫无关系,“笨”这个字指的是一种造纸的原材料。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笨,竹里也。从竹,本声。”南唐的徐锴进一步解释道:“笨,竹白也。”清代朱骏声通训定声:“笨,谓中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谓之竹孚俞。”《广雅·释草》:“竺,竹也,其里曰笨。”可见“笨”是竹子的里层,是一层白色的薄膜,像纸一样又薄又白,可作造纸的原材料。

“笨”的这一原始语义到了东晋时期发生了变化,以竹之粗大喻人体肥胖。据《晋书·羊聃传》:“兖州有八伯之号,其后更有四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可见此时的“笨”已经转义成了粗大沉重的意思,但并不含贬义。 到了东晋中期,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列举了数十种恶人,其中说:“杖浅短而多谬,暗趋舍之臧否者,笨人也。”在葛洪看来,笨人是指那种见识浅陋,谬误百出,又不懂得善恶得失的人。直到这时,“笨”含有了贬义的感情色彩,其后,“笨伯”也指愚笨之人了。

宋代以后“笨”的粗陋、不灵巧、愚笨等义逐渐被普遍使用,明清时已成为其基本义了。 晚清人李鉴堂所编《俗语考原》一书中说:“山东人谓粗鲁人曰体汉,体与笨同。”这个“体”应读作bèn,是“笨”的异体字,在《广韵》中即可见到。值得注意的是,“体”作为“體”的简化字,最早出现在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说》上,这时“體”的俗字“体(tǐ)”和“笨”的异体字“体(bèn)”的音义开始分化。明清以后,人们普遍用“笨”不用“体(bèn)”。今天的简化“体(tǐ)”即取宋元以来的俗字而成。

.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2013年高中语文教学论文“笨”字原本无贬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jk9v1t3p74n7xz5eba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