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复习20专题微测卷
语文就是啃西瓜。”
8、你想说: 。(3分) 【答案】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基本相等,前后要有关系。)(3分)]
【解析】本题是要求仿写,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语文”和“学语文”,参照示例,要注意前后两个比喻句要有意义上的紧密联系。
【走进名著】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左挡右遮施武艺,前迎后架骋奇谋。却才斗到沉酣处,不觉西方坠日头。
(1)上面这段文字中的“裙钗”是 ,“行者”是 。(2分) (2)上文中说她为子怀仇恨泼猴,执意不肯借芭蕉扇,行者又用何手段借到这把假芭蕉扇的?(3分)
(3)【推荐好书】请你为“2014中国好书”推介盛典拟写一则主题标语。(2分) 【答案】(1)裙钗是罗刹女或铁扇公主,行者是孙悟空。(2分)(2)孙悟空变成小虫钻进罗刹女的肚子里乱蹬,罗刹女疼痛难忍,只得借扇(3分)。(2)(2分)示例:阅读启迪人生智慧,阅读带来世界光明;关注社会经济,品读人生百味;人生因阅读好书而丰富,人格因好书浸润而美丽。
【解析】(1)阅读短文,搜寻熟悉的信息如“借芭蕉扇”,据此判断作品,回顾作品有关故事情节对问题进行判断即可。(2)解题思路同上,判断作品后,仔细回顾有关的故事情节,针对问题简述回答。(3)主要标语要求内容鲜明,突出主题,语言精练生动,用短语的形式。从“读好书”的意义上拟写标语即可。
二练真题——实战提升
2020中考语文复习20专题微测卷
1、【湖南郴州中考卷】综合性学习(10分)
为了响应郴州市“大爱林邑?最芙郴州”的号召,你校决定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形式我设计】请你设计三项活动形式。(3分) 示例: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① ② ③
(2)【主题班会我主持】请你为九(一)班的主题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4分) (3)【传统孝道我评说】《弟子规》中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等古训,对古代这些有关 “孝”的要求,你是如何看待的?(3分)
【答案】(1)①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②幵展“孝心”主题手抄报评比③评选“最美孝心少年”。(2)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的就是 “孝”。 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3)示例一: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并践行这些传统要求。因为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就算有些要求有点过分,我们也应遵从,順从也是一种孝。示例二:我不认同这些要求。新时代讲究平等,对待父母尊重即可,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示例三: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要求。对一些好传统,我们应该传承;对此不合理的要求,则应摒弃。
【解析】(1)按照活动主题“孝心文化进校园”,根据示例的提示设计易于在学校开展和学生参与的听、说、演方面的活动。(2) “开场白”的作用是引导活动的开始,激发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要求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讲明活动的主题、目的,热情地希望大家参与。“开场白”属于口语表达,要有称谓,注意语气。(3)首先要理解“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古语的含义,再联系现实生活,谈如何对父母尽孝。
2、【山东淄博中考卷】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 :
2020中考语文复习20专题微测卷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
【答案】(1)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__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陶渊明东篱采菊,悠然见南山。
【解析】(1)此题考查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回答此题时,一要仿照格式回答,二是要选取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因为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一是酒,二是菊花,我们可选取菊花来回答此题。 (2)此题考查了对联的补充。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例句为: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其结构为:人名加地点加诗句,补写的句子也应符合这个格式
3、【江苏南通中考卷】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请你简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去火云洞解救唐僧,他变成的牛魔王是如何被红孩儿识破的,最终唐僧又是怎么得救的。(4分) (2)活动二:边走边唱,歌咏家国。
5月4日举办“家国情怀”篝火晚会,需向学校总务处借 三只无线话筒。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则借条。(5分)
【答案】(1)红孩儿问孙悟空自己的生辰八字,孙悟空回答不上来,说忘记了,因而被红孩儿识破。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救出了唐僧。 (2) 借 条
2020中考语文复习20专题微测卷
归还。
因举办“家国情怀”篝火晚会之需,特向学校总务处借无线话筒三只。晚会结束后立即
学生会 5月4日
【解析】(1)抓住题目中所示的情节点“孙悟空去火云洞解救唐僧”“变成的牛魔王被红孩儿识破”“,唐僧得救”,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了解情节之间的关系,简要叙述。 (2)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借条”这种应用文的特点。根据本题的要求写清楚“借”的事物及其特征、数量,归还的约定(时间、方式等)以及落款(含借东西的人姓名、借款日期)。
4、【宁夏中考卷】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 ①请根据画面拟一个标题。 (1分) 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分)
【答案】(4分)①标题:春光好,正读书;与春天一起读书;春光明媚读书时;阳春三月好读书;沉浸 (醉)在春光里。(符合画面主题即可)(1分) ②要点:画面内容完整(1分),有情景(1分),语言生动连贯(1分)
【解析】本题可以先解答第二题,再解答第一题。先了解图中的内容:飞舞的蝴蝶、生长的草木、读书的孩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春天的特点和图中人物的活动(动态、神态),然后根据图意从“春”“读”两个字上考虑拟写标题。 5、【山东滨州中考卷】综合性学习。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 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
2020中考语文复习20专题微测卷
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这个字的本义是
(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
(2)“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今天,汉字中文随着海内外修习者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有外国友人来你校考察交流,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你心中的汉字? 【答案】(1)书写:略。本义: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意思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2)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凝结着我们祖先的知识,将我们源远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如“家”字,有“家”才能遮蔽风雨,有“家”才能丰衣足食。
【解析】(1)仔细观察图中“采”字字体的变化,根据字体的结构即上为“手”下为“木”即可分析其表达的含义。(2)根据汉字的特点,可以从汉字历史的悠久、字形独特的方块字的方正之美、丰富多彩的含义等方面具体举出例子来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