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SDJ 3-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 规程》SDJ3—79的通知 (79)水电规字第7号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6于1976年颁发试行后,对架空送 电线路的设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提高作用.
现根据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和各单位的意见,对本规程的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 和补充,并颁发执行.在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告我部规划设计管理局. 1979年1月11日 说 明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3—79此次印刷,已按电力工业部(80) 电火字第62号文,水利电力部(84)水电电规字第45号文和水利电力部(87)水电电 规字第50号文补充和修改.
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院 1988年5月20日 基 本 符 号 内外力及材料指标
——导线或避雷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使用应力 ——导线或避雷线的抗拉强度;
T——瓷横担的受弯破坏荷载或悬式绝缘子1h机电试验的试验荷载;
——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
——垂直线路方向导线或避雷线的风荷载; ——杆(塔)身的风荷载; N——上拔力; G——基础自重; ——基础底板上的土重. 几何特征
D——导线水平线间距离;
——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 ——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 ——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
S——导线与避雷线在档距中央的最小距离; d——导线或避雷线直径;
F——杆(塔)身侧面的构件投影面积;
——桁架的轮廓面积; b——桁架前后面的距离; h——桁架迎尺面的宽度; L——档距; ——水平档距;
——悬垂绝缘子串长度. 计算系数
C——风载体型系数; K——强度安全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α——风速不均匀系数;
η——空间桁架背风面的风载降低系数. 其他
n——海拔1000m以下地区的绝缘子数量; ——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数量; H——海拔高度; V——设计风速; U——线路电压.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在设计送电线路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必 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运行和施工经验,积极,慎重地采用先进技术, 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和安全适用的原则.
第2条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35~330kV架空送电线路(以下简称送电线路)的 设计.
临时送电线路可参照本规程设计,但标准可适当降低. 原有送电线路的升压和改建,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参照 本规程进行设计.
第3条 送电线路的路径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对弱电线路的危害影响和城市规 划区的预备走廊等,一般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
第4条 新建送电线路,应积极推广预应力混凝土杆,逐步代替普通钢筋混凝 土杆.
第5条 送电线路的导线布置和杆塔结构等,应考虑便于带电作业. 第二章 路 径
第6条 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应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少占农田,综合考虑运 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与有关单位协商,本着统筹兼顾,全面 安排的原则,进行方案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第7条 选择路径应尽量避开重冰区,不良地质地带,原始森林区以及严重影 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并应考虑对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 影响.
第8条 发电厂或变电所的进出线走廊,应根据厂,所总体布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