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营业收入 46809.17 万元; 年平均利润总额 18804.10 万元; 年平 均税后利润 12598.74 万元;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16.81%; 项目全部投资静态回收期(含建设期):所得税前 8.60 年。项目的 抗风险能力较强,经济效益良好。
综上所述,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认为项目的建设条件具备、 技术成 熟先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传统的交易批发市场相比,本批发 市场配备先进的电子交易、结帐系统,使交易更快捷、安全;汇集大 量、及时的交易信息及行情反馈系统,采用优越的竞价拍卖方式,使 交易更合理;完善的农药残余检测手段,保证产品的安全;快捷的配 送服务,统一、具有品牌效应的包装风格,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保证 交易服务周到、快捷、独特;采用保鲜、冷藏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良好的服务态度与安全保卫工作, 使交易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等 等优点,是一个集交易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为一 体的场所,且具有理货、储藏、加工、运输、结算、科学管理和配套 服务的现代化批发市场和物流基地。 筹建单位某地区威宁资产经营有 限责任公司公司是一个具有管理经验的公司, 有能力与实力搞好批发 市场的建设与经营, 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及有关各方给予支持协作, 促 使项目顺利实施。
1.4.11 建议
市场的经营有一个培育和发展的过程, 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要努 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条件, 积极引导和吸纳各地商客、 产品进入市 场交易,尽快形成规模经营,发挥项目的作用和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企业概况
项目业主某地区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某地区市政府批 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代表市政府持有授
权范围内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股权 和市政设施附属资产产权,
依法决定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重组,
包
括转让、租赁、拍卖、兼并、联合开发经营等活动,优化资本结构和 资产配置,盘活国有资产,承担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公司长期 以来从事农产品集贸市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业务,现旗下共有 市场,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制度。
某地区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
92个农贸市场遍布某
92个
地区市各个区域,各市场内共有七万多个体经营户从事农产品销售经 营活动,服务人群超过某地区市
50%的人口,去年整个公司所辖的市
场交易额达14亿多元,是某地区市农产品销售终端市场的主力军。
在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前提下,如何做农产品物流的 领跑者,如何把自己的企业职能从管理的粗放型向一个新型的、
集约
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变,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改制与可持续高速发 展,这对某地区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此目标之下,某地区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以服务大众为前提,发展新型物流产业,以此为依托,发展相 关企业、扩大就业机会,把建立一个集约经营、可持续发展的集团公 司作为公司的目标。
某地区威宁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发展新型物流产业,
当以
本身优势资源为本,打造全新的强势农产品流通平台, 整合原有资源 和优势,使公司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公司这一愿望和计划相适应的是,
国家对于建立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出台有关鼓励政策, 此外良好 的社会发展态势也给某地区威宁公司建立新型大型农产品流通市场 提供良好的环境。
2.2 2.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宏观背景
( 1)随着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得到长足发展,农产品流通已成为人 民安居、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发布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 干政策的意见》(中发【 2005】1 号)对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建 设、农产品流通及现代物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指示,农产品的拍卖、 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方式开始被明确提出, 农产品仓储设施的建设也有 了各种优惠政策。
在文件中,中央明确指出:在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的 同时,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 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 人代理、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加快建设以冷 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 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 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 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 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气象工作要加强对 农业的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加快开通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 绿色通道,抓紧落实降低或免交车辆通行费的有关规定,并尽快实现省 际互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要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 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 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禁止 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近几
年来,国家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 扶持政策和办法, 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及国家政策等宏观方面显示,农产品仓储、 流通、交易等方面将面临一个全新的转型和发展的机会。因此,本项 目的提出是符合国家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2)我国的“三农”问题牵动着整个社会,解决“三农”问题, 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大事。而解决“三农”问题,农业的产业 化进程对其影响极大。 建立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可以对农业生产者 的生产有指导和引导意义,对推动农业产业化意义极大。
在这样的背景支持下, 全国各地对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非常 重视,并且已有成功的先例。深圳布吉、山东寿光、河南商丘等地已 建立起了大型农产品批发流通市场, 对当地乃至国内各地的农产品流 通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极有帮助。
(3)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是列入十五计划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个 战略使广西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 某地区作为重要的枢纽城市将担负 起更大的物流责任和交易平台。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 某地区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枢纽城市,在农产品流通 上,目前某地区市并不具有整个市区的农产品集散功能和辐射整个西 南地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能力。 本项目的建设和投入运营, 将 填补这个空白, 为某地区市确立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枢纽地位起到 推动作用。
(4) 2005后,我国加入 WTO的过渡期结束,市场流通领域的批
发、零售业务将全面对外资开放。 农产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进一步紧密, 将有更多的国内农产品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贸易, 同时,
预计国外农产品也将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流通, 很大一部分将通过各地 的批发市场进行集散。
从宏观背景来看, 建设某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是顺应社会发展潮 流、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2.2.2
微观背景
(1)中国正在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建设,争取用十年时间建成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区域性自由贸易 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使国际区域经济分工与经济发展关系发 生了改变, 中国南疆省份广西被推向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地 带,省会城市某地区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交流合作的桥梁和基地地 位凸显,具备了发展国际区域性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实施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推进, 在大西南和粤港澳区域间形成经济发展要素更大规模的双向流动。 地区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有着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这种优势 为原材料、产成品、信息、资金、人员等经济发展要素更大规模的在 某地区积聚提供了地理上的可能性。 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的不断 扩大,现有的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将成为一条沟通东南亚的国际商贸 大道,这条通道上的重要城市某地区便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贸合 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 某地区成为承担中国面向东南亚国际区域性贸 易组织中心的趋势明显。 目前, 某地区已经具备构建区域国际物流枢 纽的良好交通条件: 某地区—凭祥高速公路与贯通越南南北的一号公 路、芒街—海防公路以及老挝、柬埔寨、泰国的公路网相通,铁路出 越南与正在修建的泛亚铁路连网,某地区与东盟多国也开通了航线, 执行定期或包机航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