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
新设计
在设计<唐朝的民族关系>这课时,我领会了新课标的精神,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学目标
1,记住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著名首领的名字及被唐朝册封的称号 2、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和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3、理解并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学情分析
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二、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唐太宗的主要治国措施
2、唐朝前期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3、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他为 . 课前小热 身
1、通读全课,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勾划出来,并圈点出关键词语,并把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作个符号 2、完成预习练习。]
(1)、吐蕃是今天 的祖先,生活在
唐与吐蕃 (2)、7世纪初 统一吐蕃各部,唐太宗将 嫁给了他。 唐 (3)、唐中宗时又将 嫁给了 ;后唐蕃正式结盟。 朝
的 (1)南诏是今天 和 族的祖先, 生活在 一带。 民 唐与南诏 (2)8世纪初 统一各诏,建立以太和城 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族 (3)唐玄宗时册封 为 。 关
系 (1)回纥是今天 族的祖先,生活在 一带; 唐与回纥 (2)唐玄宗 时册封 为 ;
(3)两次助兵:唐灭突厥时出兵助战,安史之乱时有帮助唐朝收复失地。
3、师生交流完成情况。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在历史上有一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理的女孩,为了各民族的友好交往,主动愿嫁到偏僻的
青藏高原,但又担心那里的人太粗俗,故出了三道难题让对方回答。若能答对,她就自愿嫁过去。第一,把一根 很细的丝线穿过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第二,把100匹小马和100匹母马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小马是哪匹母马所产?第三,从2500名美女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 新课解读
1、 突厥与唐朝的关系 隋末唐初,东突厥崛起
唐太宗派兵攻打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唐太宗被拥护为天可汗
2、归纳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 史实: ① ② ③
3、分析文成公主入藏对汉、藏两族所产生的影响:
4、讨论并归纳出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方式有哪几
5、 你知道在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多主动与唐朝交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恩: (1)恩威并施 威: (2)
6、唐朝的疆域四到
东 西 东北 南 课堂小结 朗读知识建构 课堂练习
1、唐朝实行( )名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的各名族称为( ) 2、吐蕃是( )名族的祖先 3吐蕃杰出的首领( )统一吐蕃
4唐朝的( )( )公主被嫁到了吐蕃 5、唐蕃会盟的碑在拉萨( )
6、 列举 (1)列举唐朝和吐番友好交往的三件史实 (2)列出本课的三位皇帝和四位少数民族首领 (3)列出唐朝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的方式 7、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 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之。。。。。。及与公主归国,谓其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 (1) 材料中所提到的“弄赞”和“公主”分别指谁? (2)“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什么?该城在什么地方/
附历史故事:公主出的三道难题:第一,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有九曲孔道的明珠。(应对: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让蚂蚁穿过九曲孔道的明珠。) 第二,把100匹小马和100匹母马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小马是哪匹母马所产?(应对:把它们分开,断晓马的粮草,再把它们放在一起)。 第三,从2500名美女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 六、板书设计: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团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发展,特别是有利地促进了吐蕃民族的进步。) 金成公主与尺带珠丹 唐与吐蕃会盟
二、唐与突厥的关系
唐朝与突厥的和战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经济、文化)
天可汗——唐太宗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唐朝与回纥的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回纥出兵助战。2、唐朝对回纥首领的册封。3、经济文化交流。4、联姻)
四、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政治上(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政策上(采取战争、册封、和亲等灵活多样的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作业布置:完成学法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