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准确;氨水与SO2发生复分解反应,C项错误;氨水不具有氧化性,D项错误。 答案:B
9.久置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亚硫酸钠B.硅酸钠 C.硫酸钠D.漂白粉
解析:亚硫酸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硅酸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漂白粉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而失效。 答案:C
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A.Cl2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绝大部分金属反应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解析: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先转化为NO,而后再转化为NO2,B项错误;硫难溶于水,C项错误;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D项错误。 答案:A
11.下列相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准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氨气应用碱石灰干燥,遇浓硫酸会生成(NH4)2SO4或
NH4HSO4;NO2、HCl等酸性气体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明矾净水原理是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质,从而达到净水目的,废水呈酸性会抑制Al3+水解,呈碱性则将大量Al3+沉淀掉,所以碱性或酸性废水均不宜用Al2(SO4)3来净化,应该先中和,后用Al2(SO4)3处理。 答案:C
12.下列推断准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有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解析:Na2O、Na2O2与CO2反应产物分别为Na2CO3,Na2CO3和O2;NO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有;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6分)
13.(6分)已知X气体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酸性氧化物,相关X、Y、Z、W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①~④均为化合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式为________,Z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直接排入空气中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反应①~⑤中属于可逆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X为SO2,Y为SO3,W为H2SO4,Z为H2SO3。 答案:(1)SO3H2SO3形成酸雨 (2)①②②④⑤
(3)SO2+Cl2+2H2O===H2SO4+2HCl
14.(12分)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1中的A装置还可制备另外某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实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 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 C.HCl和AgNO3溶液 D.HCl和酚酞溶液
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能够是() A.硝酸铵B.食盐 C.浓硫酸D.硫酸铜
解析:(1)采用的是固+固混合加热制气的方法,故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NH3,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用该制气装置还能够制备O2。(3)收集氨气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加快收集的速率,同时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4)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因为氨气易溶于水,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引发喷泉。(5)图3是利用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由气体自身产生的压强将液体压上去而产生喷泉,故A能够;在锥形瓶中加入酒精,则需将酒精汽化才能形成喷泉,故需加入在冷水中能够放出大量热量的物质才能够,即加入浓硫酸。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2KClO3=====MnO2△2KCl+3O2↑
(3)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4)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5)AC
15.(8分)将23.9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2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0.160mol。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29.4g蓝色固体。 (1)铜片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片与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铜的物质的量为x,铜绿的物质的量为y,由题意可知:x+2y=29.4g98gmol-164x+222y=23.9g,解得x=0.2moly=0.05mol。 (1)铜的质量分数为64gmol-1×0.2mol23.9g×100%≈53.6%。(2)c(NO-3)=2×0.2mol+2×0.05mol+0.160mol0.120L≈6.33molL-1。 答案:(1)53.6%(2)6.33molL-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