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葡萄沟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萄沟、碉堡 ”等词语。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 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3、检查朗读情况。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导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
2.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
48
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
(一)学习第二段同桌交流汇报。
1、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1)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1)用图片,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比较有什么不同。(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5、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 (二)、学习第三段 想想阴房是什么样。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五、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六、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夸夸自己的家乡,收集家乡的资料。 板书设计: 11.葡萄沟
出产水果 品种多 葡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味甜 老乡 热情好客 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反思:
—————————————————————————————————————————————————————————————————————————————————————
49
第12课《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第二次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小”。 教学准备:板画水井贴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集体背诵《识字四》。 2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 )和( )争论( )
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4 .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0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的观点是( ),小鸟的观点是( )。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理解“井沿”,识字“沿”
小鸟落下的这个位置就是“井沿”,看来“井沿”就是——井边,“沿”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边”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
给“落”换词。想想为什么课文没有用“停”等词呢?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
理解“无边无际”。小鸟飞过那么多地方,但是它都没有看到天的尽头,这就是课文里的哪个词?(无边无际)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无边无际? 2)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3)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 )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解青蛙的观点。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1)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它其实想说的的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51
2)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和“?”的变化。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四.写字:沿 抬 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发挥想象续遍故事。 3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第三次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词卡 教学过程: 一、识字,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井沿 大话 弄错 无边无际 2.分角色读课文2. 3. 4. 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
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