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生物笔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9:30: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 2、微生物的共性 3、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四、微生物学科发展促进了人类进步 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类 群 :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什么是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 1、 )

●个体微小(<0.1mm),借助显微镜观察形体; ●结构简单:简单多细胞,单细胞或非胞●低等:进化地位低。

二、微生物的共性

1、体积小,表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性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一定体积的物体,分割成越细小的颗粒, 这些颗粒的总表面积越大,表面积/体积比值越大。

●优点:提供巨大的吸收面,排泄面和交换面。 ●体积小、表面积大是微生物其它四个共性的 基础

2、吸收多、转化快 ●原因:表面积/体积比值大

●例举:乳糖发酵细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3、生长旺、繁殖快

●原因:吸收多、转化快 ●例举:大肠杆菌 ●利弊:有益--工业发酵、理论研究材料培养;有害--病原微生物、霉腐微生物 4、适应性强、易变异

● 适应强原因:体积小、表面积大;灵活的代谢 调控机制(诱导酶)

●极 端 微 生物 (extreme microorganism)●易变异原因:结构简单、单倍体、巨大交换面 ●利弊:有益---育种(青霉素),有害---耐药性 5、分布广、种类多

●分布广:土壤、空气、海洋、人体肠道

●种类多:(1)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 (2)代谢产物种类繁多(3)微生物的种数多 ●种类多:(1)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 微生物特有:分解天然气、石油、纤维素、木质素能力;

多种产能方式:细菌光合作用、嗜盐菌紫膜光合作用、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各种厌氧菌的产能途径

生物固氮作用;

合成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等)能力; 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甾体化合物等); 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 独特的繁殖方式(病毒、类病毒、肮病毒的复制、增殖)

2)代谢产物种类繁多

含氮代谢产物:氨基酸、核苷酸类

糖类厌气性代谢产物:酒精、乳酸、甘油、丙酮丁醇;

糖类好气性代谢产物: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

微生物多糖:黄原胶、右旋糖苷;

微生物酶类:蛋白酶、淀粉酶、酯肪酶、工具酶;

--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生物碱

3)微生物的种类多

●目前比较肯定的微生物种数大约10万种, 随着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研究工 作的深入,新种、新属、新科、新纲陆续被发现。 4)遗传基因多样性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种类多样性。 ●基因库资源丰富。 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发展经历五个时期

1、史前期(8000年前--1676年)2、初创期(1676-1861年)

3、奠基期(1861-1897年)4、发展期(1897-1953年5、成熟期(1953-迄今) ●学习微物学发展历史的目的:

--学习前人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 --明确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突破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明确学科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密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笔记 的文档
微生物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3q90rt3r3blza1bsw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