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下列各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 分)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1.
)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 的
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 分)大功率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石墨 2.
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 度。“排热被”能排热是因为石墨烯( A.熔点高 B.导热性好
)
D.弹性好
)
C.导电性好
(3 分)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3.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 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3 分)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4.
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 B.将立即停止运动 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3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12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片 P 5.
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4V;当滑片 P 置于变阻器的 b 端时,电 压表的示数变化了 2V,在 10s 内定值电阻 R1 产生的热量为 60J.则下列结果正 确的是(
)
A.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1.5A
B.滑片 P 在中点时,9s 内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电能为 60J C.R 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8﹕9 D.R1 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4﹕3
二、填空:(每空 2 分,共 32 分)
6. 4 ( 分)小亮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 参照物;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
为
很小,为
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
(4 分)如图所示,物体重 5N,一人用 20N 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 7.
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
(4 分)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荼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 8.
现象。若将质量为 2kg 的水温度从 20℃加热到 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
(4 分)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 9.
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
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实验次数 1 15 67 2 22 72.6 g。
3 50 95 4 80 119 液体体积 V/cm3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g
(4 分)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 20s 时间内将 700N 重的货物匀速提升 10.
了 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 500N.该过程中,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 为
,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 W。
(4 分)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我市部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 11.
油,天然气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如果该出租车的
质量为 1.5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0.1m2,则出租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是
Pa。
(4 分)一个空心小铁球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置于铁棒 AB 的上方,绕在铁棒上 12.
的线圈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 S 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此时 A 端为电磁铁的
极,当滑片 P 向左滑动,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 (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分)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30Ω,R2=60Ω,当开关 S3 闭合,S1、S2 都 13.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1A,则电源电压是 S2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V;当开关 S3 断开,S1、
A。
三.探究:(18 分)
(6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4.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
透镜的焦距 f= 们在
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 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 移动
(选填“上”或“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 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6 分)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 15.
为支点,如图 1、图 2 所示。
(1)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 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
;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
(填“左”或“右”)。
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端调节
(2)如图 1 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 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
(3)如图 2 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 拉,其读数为 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 F2,第 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 F1 (填“<”、“≡”或“>”)。
(4)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欲使如图 3 所示的静止跷跷板发生转动,小 女孩乙可采取的做法是
。
(填“一”
F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