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感慨(kài) 哺育 孜孜不倦(zī) 头晕目炫 ...B.静谧(mì) .
荒缪
龙吟凤哕(suì) 囊萤映雪 .
C.荣膺(yīn) 辐射 恍然大悟(huǎnɡ) 锋芒必露 ..D.门楣(méi) 剽悍 周道如砥(dǐ) 诚惶诚恐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D.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诸如《国家宝藏》《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
B.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C.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吧?
D.《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气冲斗牛”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
B.“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中的“钧”,“锚铢必较”中的“锚”“铢,,与“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都是古代重量单位。
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D.鼎最初是炊具,后被视为传国重器,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亦有变革之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国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 6、名句积累。(6分)
1
(1)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7、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4分)
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A道:“说的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A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 选段中A是 (人名),绰号是“ ”数日前A因为_________(情节名称)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选段中“墙外一个官人”是 (人名)。
8、“尼山圣境”位于曲阜尼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在班级组织去“尼山圣境”的研学旅行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7分)
材料一:研学旅行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
材料二:当下,不少机构纷纷推出研学旅行项目,有的旅游项目重新包装一下就变成了所谓的研学旅行。很多情况下,将旅游行程单当作研学手册,将“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作研学的核心——围绕实际问题进行学习;本该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变成了老师或者导游夸夸其谈,老师在景点的讲解和在课堂上的讲授没什么两样,没有做到让学生自主活动和研究。
材料三:通过这次“尼山圣境”的研学活动,我了解到,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此,2019年是孔子诞辰2570年,他的思想历经漫长岁月仍然熠熠生辉, 沿着圣人的足迹,我实地感悟儒家礼乐文化,接受了思想洗礼,增强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研学旅行要避免“只有游没有学”和 “ ”,因为二者都失去了研学的真正内涵。(2分)
(2)材料三是某同学活动结束后的心得,请据此将下面的对联补全。(1分)
上联:体悟儒风韵味,下联 (只填选项) A、指点千秋大业 B、携手诵读经典 C、弘扬礼乐文明 D、咏唱风流华年 (3)右图是“尼山圣境”的宣传标志,请结合画面说明其创意(说出两点可)。
(4分)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所给题目。(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春、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湖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所给题目。(10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③也。”有间④,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⑤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⑥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数:规律。这里指演奏 的技巧。④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⑤为人:作曲的人。⑥《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志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木足,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身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 ..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3.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讲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
B.甲文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
3
(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学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14、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分)
能弯曲的屏幕将怎样改变生活
雷册渊
日前,美国专利商标局通过了苹果一项名叫“柔性输入输出电子设备”的专利,三星和LG 极有可能在年内最先推出柔性屏手机。那么,备受终端厂商青睐和大众期待的柔性屏是什么?我们的生活又将因此产生怎样的改变?
电脑收卷如钢笔
未来,我们也许再也不会有手机“碎屏”的烦恼,一切需要屏幕显示的智能产品也能实现数十天不充电。
未来,我们的电脑可能会更轻薄、更便携。已有科技企业展示了基于柔性屏的新型电脑:这款电脑屏幕可以一键自动收卷,就像钢笔一样易于随身携带,再搭配柔软轻巧、仅重几克的柔性超薄透明键盘,让人分分钟想抛弃“笨重”的笔记本电脑……
这一切,都归功于一项显示的新技术:柔性屏幕。 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柔性屏幕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 说,柔 性 屏 就 是 柔 性 显 示 屏 幕 的 简 称。它 主 要 采 用OLED 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实现创新突破。
众所周知,玻璃是很难弯曲、折叠的,而塑料则可以任意弯曲。传统的显示屏都是以玻璃作为基板材料;而柔性屏则是以塑料作为基板材料,再加上各种功能层或部件构成的显示屏。因此柔性与刚性相对,主要是基板材料不同。
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脑、彩电、手机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 LCD ),液晶自身不能发光,因此需要背光源、偏光片、彩色滤光膜等繁复的组件,屏幕的厚度很难降下来。打个比方,常见的LCD 显示屏就像三明治一样,由两片玻璃夹着液晶材料,主要靠后面的发光部件提供光源,从而显示出缤纷的颜色。
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OLED 显示技术主要依靠材料自发光,它不再需要背光源、彩色滤光片等部件,只需要一片充当底层的基板材料,通过蒸镀到基板上的显示材料就能使屏幕发光,加上这些显示材料本身就很轻薄,因此 OLED 显示屏要比 LCD 显示屏轻薄不少。
进一步说,由于基板材料已经从玻璃换成了塑料薄膜,屏幕变得可弯可折、能屈能伸。因此,柔性屏的概念刚一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专家介绍,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布局,如今,OLED 显示技术已经有了量产的可能性,各大厂商纷纷摩拳擦掌,把 OLED 视为未来的增长动力。
让“显示”无处不在
可弯曲、可折叠、低耗能的屏幕,给了终端厂商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崭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手机领域,还有家用电视、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可穿戴设备等等。
未来汽车的中控区域或许会“消失不见”,更大更宽的车内空间“不是梦”。因为柔性显示屏幕可以更贴合汽车内部的复杂空间,汽车中控区域没有任何多余
4
的物理按键,而是集显示、按键等交互设计于一体。想象一下,当汽车里厚重的中控台变薄了,甚至可以收卷安置在后视镜上,人们在车内的空间必然会增加不少。
未来我们的家居生活可能会更智慧。柔性屏幕让“显示”无处不在,当屏幕贴在水杯上,每天喝水时联网的显示屏会报出你当天的健康数据;当屏幕贴在冰箱上,不用打开冰箱门,显示屏就会告诉你今天该做什么饭……墙上的大彩电尺寸应该能够再大些,不想看时只需一按键,这个占据整面墙的彩电就卷成了一幅画轴。
在一些厂商的设计中,柔性显示屏甚至还可以被嵌入衣服、背包、珠宝中……基于柔性显示的新智能将无处不在。
当然,业内人士预计,柔性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是会从中小尺寸屏幕开始,比如采用柔性屏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去年,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发布的智能手机中,有的屏幕就已经实现了双曲面弯曲,即边缘部分的小小弯曲,这可以视作柔性屏智能手机的前奏。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15、未来“能弯曲的屏幕”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6、文中画线的内容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17、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与液晶显示技术不同, OLED 显示技术主要依靠材料自发光。 ..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永远的向阳花
郭 鹏
① 姥姥离开我20多年了。
② 最后一次见姥姥是 1994年的 10月。当时到北京读大学才一个月,得知姥姥癌症已进入晚期,我焦急地请假一周赶回家探望。意想不到的是,我见到的姥姥面带微笑,之前听说的病痛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她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幸福而兴奋,我也硬是把眼泪憋进了肚子里。
③ 一周时间,姥姥和我天南地北地聊,回忆我小时候怎么调皮,怎么气她,有时候怎么懂事,哄她开心,还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那些日子里,我记得最清晰的是姥姥乐观豁达的话语:“人都得走,活得太长也受不了,我们不老你们怎么长大?我想得很开,这一辈子早年受不少苦,但孩子们孝顺,现在生活多好啊,很满足,很好。”她还说,等我回了学校,她就不在医院里受罪了,要回到农村家里,和我姥爷一起,叶落归根,心也就踏实了。
④ 最后分别的时刻,姥姥还在安慰我:“没事,大鹏,我身体感觉好多了,过一段时间学习不忙了你回来,我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鸡蛋面疙瘩!”
⑤ 一个多月后,姥姥去世了,当时的告别成了永别。
⑥ 在我印象里,姥姥的一生像一株向阳花,给予他人的,永远都是温暖和
5
希望。
⑦ 姥姥从小聪明善良,八九岁就开始伺候老人,30多岁时姥爷去世,她一个人照顾舅舅和妈妈,凭着一股坚忍豁达的劲儿,撑过困苦的年代,后来又靠种地纺棉花、养鸡卖鸡蛋供妈妈读完大学。
⑧ 我出生后,姥姥更是辛苦,父母忙于工作,全家的吃穿料理全靠姥姥一人忙活,70多岁了依然起早贪黑,从不知疲倦。当时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姥姥却从未让家人受冻挨饿,破旧的小屋里窗明几净,充满温馨,这都是姥姥的功劳。别人家主食都是在外面买,姥姥则自己动手蒸馒头擀面条,说每个馍每斤面条都能节约好几分钱。改善生活买点肉,姥姥也要先炼出大油用于平时炒菜,剩下的炖成大锅菜,多吃几天。全家人的衣服除了爸爸妈妈上班必须体面一些,我和姐姐的都要买大一点的,多穿一年,她自己则从不添置新衣服,说“老了,旧衣服缝缝补补就行了”。然而,苦难让她更知人情冷暖,邻居朋友的事情能帮的就帮,还尽量让别人接受得自然。
⑨ 记得有一家邻居孩子多,只有父亲工作,口粮不够吃。姥姥时不时让我们将刚做好的饭菜端过去,说是吃不完剩下的,还把我们姐弟的新衣服送给他们,说是小了,穿不下了。 20 世纪 80 年代,大家都是烧煤球取暖做饭,煤火炉烧起来很难,姥姥主动对左邻右舍说,大家都上班,谁回家看火灭了就来拿烧红的煤球。替别人着想已经成了姥姥的习惯。
⑩姥姥的言行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几代人。妈妈上大学时,放寒假总是把师范院校发放的过年费拿出来,让更贫困的同学返乡,自己却留守在学校给大家清洗被褥;我们姊弟长大参加工作,姥姥常提醒我们在外要多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对所有人都要客气谦虚,吃亏是福。 ?姥姥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对外孙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那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为别人带去幸福,哪怕自己受点委屈。 ?20多年过去了,姥姥依然像一朵向阳花,在我内心深处灿然绽放,时刻温暖着我。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12日15版)
18、作者在第 ⑥ 段中写道“姥姥的一生像一株向阳花,给予他人的,永远都是温暖和希望”。请通读全文,概括姥姥在哪些方面给予他人“温暖和希望”。( 4分)
19、仔细阅读第 ② 段,回答下面问题。( 5 分)
(1)“我”得知姥姥病重赶回家探望,见面时却发现“姥姥面带微笑,之前听说的病痛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是为什么?(2分)
(2)“我也硬是把眼泪憋进了肚子里”中的“硬是”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20、第⑩ 段写妈妈上大学时帮助“更困难的同学”,有什么作用?(4分) 21、文章的标题是“永远的向阳花”,写的却是姥姥。这个标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6
三、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远方也许有撩动心弦的风景,远方也许有点燃梦想的灯塔,远方也许有绵绵不尽的思念……远方是现实的延展,是以踏实为路基、以奋斗为底色成就的精彩。
请以“远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 字数不少于 600字; ④ 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 、B 、C 等大写字母代替; ⑤ 不得抄袭。 7
8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B 6、(1)忽如一夜春风来 (2)千里共婵娟 (3)报君黄金台上意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鲁智深 花和尚 倒拔垂杨柳 林冲
8、(1)只有讲没有研 (2)C (3)示例: ① 画面以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为设计理念,整个画面似篆刻盖下的一方印。 ② 以篆文的“尼”字,表示“尼山圣境”。 ③ 体现了汉字的传统美与千年传承的篆刻的完美融合。(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9、C 10、 示例: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两个意象,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1分);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1分)。 11、B 12、(1)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2)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的形式),(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
13、D 14、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
【乙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的形式),(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所表达)的志向。”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志向,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这首曲子的确是《文王操》啊。” 15、未来“能弯曲的屏幕”,带给人们的是更方便、更贴心、更智能的服务。不会有手机“碎屏”的烦恼;需要屏幕显示的智能产品能数十天不充电;电脑更轻薄、更便携,可一键自动收卷;汽车内减少中控区域,空间更大;健康可预知;生活可设计……一切的一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每点 1 分,答出四点、意思对即可) 16、作比较(1分);将组成刚性屏与柔性屏的材料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了组成柔性屏材料的特点,读来通俗易懂(3分)。 17、“主要”一词起修饰、限制程度的作用,说明了“ OLED 显示技术”对“材料自发光”的依赖程度(1分),同时也说明了“ OLED 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技术”所需要材料的不同之处(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8、① 姥姥在生活困难的时代,辛苦持家,照顾家人; ② 姥姥对邻居朋友能帮就帮,还尽量让别人接受得自然; ③ 姥姥言行的影响,让儿孙几代人都懂得替他人着想; ④ 姥姥临终时还坚强地宽慰外孙,给外孙温暖。(意对即可。只答中一点给1分,答中两点给3分,答中三点给4分)
19、(1)① 姥姥为了让外孙安心,故意坚强地掩饰自己的病痛; ② 姥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外孙: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为别人带去幸福,哪怕自己受点委屈。 (2)① “硬是”强调了“我”见到病危的姥姥时心中的悲痛之深;② 突出了
9
“我”为了不引起姥姥的不安而掩饰悲痛之难; ③ 体现了“我”的孝心。 20、① 说明妈妈不顾困难拿过年费帮助更困难的同学的精神之可贵;② 体现姥姥替他人着想的言行对儿孙的影响之深; ③ 侧面烘托姥姥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意对即可。答中一点给 1.5 分,答中三点给4分) 21、① “向阳花”象征(比喻)姥姥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给别人带去幸福(或:给予他人温暖和希望)的可贵精神(或:高大形象); ② “永远”隐含“我”对姥姥的思念之深,暗示姥姥的精神对儿孙的影响之大; ③ “永远的向阳花”暗含对姥姥的赞美; ④ 标题形象、新颖,吸引读者。(意思相近即可,每点1分) 22、略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