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说:“现在开始吧!”小伟抓住风筝线,边回头看边向前跑,冬冬则把燕子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做好了随时放开的准备。丽丽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俩,希望他俩的风筝能顺利地飞上天空。当距离差不多的时候,小伟告诉冬冬放开风筝,燕子风筝真像一只轻盈的燕子,一下子飞上了天空。③之后,冬冬又帮丽丽把她的蝴蝶风筝放上了天空,大家别提多开心了。他们的欢笑声吸引了远处的一家三口,爸爸妈妈也正在教小男孩放风筝呢!
看,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有蝴蝶,有燕子,有金鱼,有蜈蚣,还有老鹰……
④
②
真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放风筝,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行文写法赏析
?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 ?展开想象,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描写。
?比喻贴切,生动地写出了风筝的形态和轻巧的特点。 ?排比句写出了风筝的种类繁多,也写出了天空热闹的景象。
总评:1.小作者采用记叙的形式描述画面内容,做到了叙述完整。2.通过想
象,对图画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了细致描写,做到了描写生动。3.习作开篇点题,结尾扣题,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教学反思
这节看图作文指导课,按照“情境引入—指导看图—具体内容—落实表达—互评互改”五个层面来设计教学。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通过欣赏片段再现画面,触动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情境引入。在明确题目要求后,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强调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学生的思维是有序的,写起来才不至于乱。学生回答单个问题后,再根据提示词语,把这些内容有序地表达出来,既检验了自己看图成果,又培养了倾听的能力。能清楚地说出来,就能有条理地写出来,写后开展互评互改,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乐于写作。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学习过或了解的寓言故事,明白寓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借助词句段运用,积累词语;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尝试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学习通知的写法,正确写通知。
3.结合书写提示,观察汉字特点,正确书写,提高书写质量。 4.通过日积月累,积累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了解寓意。拓展阅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述达人——学习“交流平台”
1.回忆交流:在本组课文中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同桌复述:把记住的寓言故事讲出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3.寓言短小生动,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令人记忆深刻。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哪些道理?
4.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
5.结合寓言故事,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谈谈自己的认识。
6.小结: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指导我们做事,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书,多思考。
二、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A组:源源不断 津津有味 B组: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2.观察词语,说说分别有什么特点。 3.照样子写出几个词语。
4.有特点的词语,我们还积累过哪些? (白花花、红红火火、雪白雪白) 5.出示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2)“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学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加点的部分起到了什么作用? 6.指导读好句子。
7.模仿例句,把句子写生动、具体。
(1)他____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2)“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__________ 8.学生试着自己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9.我们经常听到学校广播里播送的通知,回想一下,通知由哪些内容构成? 10.读通知,注意格式。
结合通知内容,分析通知应具备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对象) 11.任选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1)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2)通知全班同学参观博物馆。 12.学生交流。
作业:阅读一篇寓言故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第二课时
一、模仿超越——完成“书写提示”
1.出示生字:艳、静、植、霜、舞、扁、最、集。 2.观察生字,有什么发现? 3.学生交流。 4.指导书写。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观察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注意穿插避让。
5.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6.展示,评议,再次修改。 二、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这些故事你了解吗?向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进行交流。讲清故事,阐明道理。互相补充。 4.不熟悉的词语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5.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知道自己不熟悉的寓言故事? 6.为自己喜欢的故事配幅插图。
7.布置作业:找其他的寓言故事书,读一读。
快乐读书吧指导方案 “小故事大道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了解寓言,激发学生对寓言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阅读中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情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寓言故事书带到学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引发阅读的兴趣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言: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这些课文有什么共同点?
2.引发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故事?
3.教师小结:寓言就像一个魔术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一个个短小的故事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
4.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过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寓言世界,探究寓言背后蕴藏的道理。
二、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感知阅读的乐趣
1.课件出示《曲突徙薪》,指名朗读,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进行交流:在这段文字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3.拓展交流:为什么主人只请救火者,而没有请开始提建议者?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并过渡:是的,如果主人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宴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
5.师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了解“中国古代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多来自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既可笑又发人深省。它们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6.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选择最喜欢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7.小结: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8.自主阅读:如果自己带了《寓言故事》,就选择喜欢的故事自由阅读。如果没有这本书,就到老师这儿领取故事片段资料,和小组同学一起读一读,也可以一边读一边和同伴交流读后的想法。
9.学生汇报:可以概述自己读的故事,说一说其中蕴藏的道理。 10.师生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寓言故事呢?
预设:(1)阅读时,读懂故事的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我们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三、了解其他寓言,开阔视野
1.教师出示《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为学生读一读序言。
2.组织读过这些书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内容和读后感受或是介绍印象深刻的故事。
《伊索寓言》搜集整理了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这部书就像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我们会看到吃不到葡萄的说葡萄酸的狐狸,还会遇到咬死救命恩人的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