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粒子的浓度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时,K(NH3·H2O)=10-9.10
B.不同pH的溶液中均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
c(OH-)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减小
c(NH3?H2O)D.随溶液pH不断降低,生成的中间产物NH2COONH4又不断转化为NH4H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cNHncOH4A. 在溶液pH=9.10时c(NH4+)=c(NH3·H2O),Kb(NH3·H2O)= =c(OH-),由于Kw=c(H+)·c(OH-)
c?NH3nH2O?????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温度为室温,则Kw=10,pH=9.10时,c(H)=10
-14+-9.10
10?14,c(OH)=?9.10=10-4.9,
10-
Kb(NH3·H2O)= c(OH-)=10-4.9,升高温度,促进电解质的电离,所以温度为40℃时,K(NH3·H2O)>10-4.9,A错误;
B.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B正确; C. 已知Kb=
?cNH?4ncOH???c?NH3nH2O??,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随着CO的通入,c(NH
b
2
+
4)逐渐增大,则
cOH???c?NH3nH2O?不断减小,C正确;
D. 由图象可知:开始溶液pH较大时没有NH2COO-,后来随着溶液pH的降低,反应产生NH2COO-,并且逐渐增多,当pH减小到一定程度NH2COO-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同时NH4HCO3又逐渐增多,即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后NH2COO-转化为NH4HCO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2.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SO2属于( ) A.单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A、SO2由两种元素组成,不符合单质的概念;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
C、SO2是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D、SO2属于纯净物。 【详解】
A、SO2由两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SO2是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SO2是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SO2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0gFe发生吸氧腐蚀生成Fe2O3·xH2O,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B.标准状况下,11.2LH2S溶于水,溶液中含硫粒子的数目大于0.5NA C.常温下,0.5LpH=14的Ba(OH)2溶液中Ba2+的数目为0.5NA
D.分子式为C2H6O的某种有机物4.6g,含有C-H键的数目一定为0.5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B.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D.混合物
14.0g=0.25mol,Fe发生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 = Fe2+,则电极反A. 14.0gFe的物质的量为
56g/mol2NA=0.5NA,A项正确; 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mol×
B. 标况下,H2S为气体,11.2 LH2S气体为0.5mol,H2S溶于水,电离产生HS-和S2-,根据S元素守恒可知,含硫微粒共0.5NA,B项错误;
C. 常温下,pH=14的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mol/L,则Ba2+的浓度为0.5mol/L,则Ba2+0.5LNA=0.25NA,C项错误; 的数目为0.5mol/L×
D. C2H6O的摩尔质量为46g/mol,4.6gC2H6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可能为
CH3CH2OH,也可能为CH3OCH3,则含有C-H键的数目可能为0.5NA,也可能0.6NA,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式:正极:O2+2H2O+4e-=4OH-;负极:2Fe-4e-=2Fe2+;
总反应:2Fe+O2+2H2O=Fe(OH)2;Fe(OH)2继续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Fe(OH)3,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就生成Fe2O3?xH2O,它就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总数为NA B.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3.4 g H2O2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2NA D.1L 1mol/L 的FeCl3溶液中所含Fe3+数目为N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当反应生成2molHCl时,断裂2mol化学键,故当生成标况下22.4LHCl即1molHCl时,断裂1mol化学键即NA个,故A正确;
B.标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B错误;
C.3.4 g H2O2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3 NA,故C错误;
D.三价铁离子为弱碱阳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部分水解,所以1 L 1 mol/L 的FeCl 3溶液中所含Fe3+数目小于NA,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当用Vm=22.4L/mol时,一定要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如B选项,标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mol。
5.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混合物投入到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20 mL 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B.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 C.Mg和Al的总质量为9g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象可以知道,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Mg、Al后硫酸有剩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
Mg(OH)2和Al(OH)3,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为0.35mol,溶液中溶质为Na2SO4,根据钠元素守恒可以知道此
时n?Na2SO4?等于2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n(NaOH)的0.5倍.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
Al(OH)3:NaOH?Al(OH)3?NaAlO2?2H2O,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
Mg(OH)2,物质的量为0.15mol, Mg(OH)2为0.15mol, Al(OH)3为0.35mol-0.15mol=0.2mol,因为从
200mL到240mL,发生NaOH?Al(OH)3?NaAlO2?2H2O,所以该阶段消耗
n(NaOH)?n?Al(OH)3??0.2mo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
【详解】
0.2mol?5mol/L.
0.24L?0.20LA.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 由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Al)?n?Al(OH)3??0.2mol,n(Mg)?n?Mg(OH)2??0.15mol,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0.2mol?27g/mol?0.15mol?24g/mol?9g,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 由电子守恒可以知道,生成的氢气为
0.2mol?3?0.15mol?2?0.45mol,若在标况下,体积为
20.45mol?22.4L/mol?10.08L,但状况未知,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6.下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 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 C.充电时, 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 导线上每通过1mole-, 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 【答案】D 【解析】 【分析】
放电时,左边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g-2e-=Mg2+,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阳离子移向正极;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负极与负极相连,结合电子转移进行计算解答。 【详解】
A.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由左向右移动,故A正确;
B、放电时,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故B正确;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故C正确;
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e﹣,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Mg2++2e﹣=Mg,但右侧将有1molLi+移向左室,所以溶液质量减轻12﹣7=5g,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正确判断放电和充电时的电极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为D,要注意电极反应和离子的迁移对左室溶液质量的影响。
7.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延长一天会期之后于星期六在印尼巴厘岛闭幕。会议在经过激烈的谈判后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决定启动至关重要的有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谈判。为人类生存环境创造好的条件。下面关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碳是不断地循环着的,所以大气中的CO2含量不会改变 B.燃烧含硫的物质导致酸雨的形成 C.生活中臭氧的含量越高对人越有利 D.气候变暖只是偶然的因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地球上的碳是不断地循环着的,但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升高,A错误; B. 燃烧含硫的物质导致大气中SO2含量升高,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B正确;
C. 生活中臭氧的含量高,不仅会导致金属制品的腐蚀,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C错误; D. 若不对大气进行治理,气候变暖是必然的,D错误。 故选B。
8.三容器内分别装有相同压强下的NO、NO2、O2,设三容器容积依次为V1、V2、V3,若将三气体混合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