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施工员必须熟悉布置图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了解线管走向流程和施工工艺,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2、电气施工员根据施工进度作出线管及配件计划由有关部门进行采购。 3、线管暗敷
1)电力电缆在室外穿塑料管敷设,在图层中埋深: 人行道0.6m,绿化带0.4m,过路穿钢管埋深0.8m,两端超出路基1.0m,穿出地面向上2.5高范围内用钢保护套敷设,管径的选择为电线束外径的1.5倍。
2)电力线管在与其他管路交叉、平行时,应按规范要求的间距执行,电线在其连续点、分支处、盘留点、方向改变处及其它管道交叉处,地面设管线标志,并根据规范要求做电缆敷设接力井,线管敷设路径与其它管道有冲突时,在满足电气规范要求下可适当调整,具体施工时参见<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及<室外电气施工图集>。
3)电缆敷设其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15倍,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敷设前应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阻值不得小于10M?,在灯具两侧预留量不应小于0.5m.
4)当线管长超过15米时,采用线盒连接。
二、配线工艺
1、电气施工主管必须熟悉线管或线槽所配电线规格、型号、数量及其技术要求和电线布置图,了解配线工艺要求,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施工进度电气施工主管作出相应电线计划,由材料部进行采购。 (1)景观配电干线选用YJV22-1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景观照明供电回路选用VV-0.6/1.0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景观水下动力和照明供电回路选用YZ-0.6/1.0kV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3、电线到工地后,材料员要进行检验,核对电线的规格、型号、大小、数量、说明书和合格证并作记录,线管入库分类标识。
4、线管配线
1)暗敷线管在穿线之前要全部进行试穿,观其线管有无阻塞。如发现线管有堵塞情况,应想办法解决,如用空气吹管或重新敷管。
2)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单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
3)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
4)管内导线包括绝缘层在内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管子内控截面积的40%。 5)导线通过铁丝穿过线管,铁丝大小根据电线截面积及管径大小而定。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
6)线管配线完毕,都要用摇表测试其绝缘电阻,以检查线管穿线是否有损伤等。当绝缘电阻大于0.5MΩ时,线管穿线合格;否则就为不合格,要重新查找原因,并作记录。
5、电缆敷设工艺
1)电气施工主管必须熟悉电缆布置图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规程,了解电缆敷设工艺,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根据施工进度,电气施工主管作出电缆计划,由材料部进行采购。
2)电缆到工地后,材料员进行验收,核对其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和合格证,并作记录,然后入库标识。
3)电缆敷设前应根据设计图纸绘制“电缆敷设图”。图中包括电缆的根数,各类电缆的排列,放置顺序,以及与各种管道交叉位置,同时应对运到现场的电缆进行核算,弄清每盘电缆的长度,配置电缆长度,避免造成浪费。
4)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扭曲、损坏及漏油现象。对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测
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 MΩ。
6)接地支线连接紧密。牢固,接地线截面选用正确,线路走向合理,需防锈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7)电缆保护管管口制成喇叭口,要光滑,无毛刺,固定牢靠,防腐良好。弯曲处无弯扁现象、无明显的折皱和不平,其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明设部分横平竖直,成排敷设的排列整齐。
8)电缆敷设质量要求
a 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桩、标志牌设置准确、清晰齐全,有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措施完整;
d 电缆敷设时要先作计划,计算电缆之长度,不要浪费。
e电缆敷设过程中,电气施工员、质量安全员要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f电缆敷设完毕后,电气施工主管会同业主进行验收,质量是否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 电气照明灯具安装工艺
1、电气施工主管必须熟悉照明灯具布置和种类及设计技术要求,了解灯具施工工艺,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施工进度,电气施工员作出灯具计划,由材料部进行采购。 3、灯具到工地后,材料员进行验收,核对其型号、数量等,并作记录,然后入库分类标识。
4、灯具安装
1)在室外安装灯具应与其他施工交叉进行,根据布置图核实具体尺寸和分格中心,定出灯位,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图纸会审,密切配合施工。
2)灯具安装过程中,电气施工员、质安员及班组长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记录。
3)灯具安装完毕后,电气施工主管会同业主进行验收,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96SD469《常用灯具安装》、《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之要求进行记录存档。同时,对已安装好的灯具进行保护。
四、配电箱、插座、开关安装工艺
1、电气施工员必须熟悉配电箱、插座、开关布置图和有关技术要求、规范,了解它们的安装位置和施工工艺,然后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2、根据施工进度,电气施工员作出配电箱、插座、开关计划,由有关部门进行采购。
3、配电箱、插座、开关到工地后,材料员进行验收,核对其规格、型号、数量等,并作记录,然后入库分类标识。
4、配电箱的安装
1)配电箱的设置根据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要求确定。在竖井内的配电箱一律明装,明装配电箱视井内配电箱空间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应以便于操作及整齐为度。
2)配电箱安装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 3)一管一孔顺直进入箱内,露出长度应小于5mm;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中,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4扣。
4)箱背后建筑物表面无空鼓和裂缝现象;箱体内外清洁。箱、门开启灵活,箱内结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正确。箱体油漆完整。管子与箱体连接专用锁紧螺母。
5)配电箱的安装高度为1.5米,用液体连通器测量出准确的水平基准线,对照设计图纸选择最佳位置使之符合间距要求,并保证操作、维修方便及外型美观,安装并固定各配电箱。
6)钢管与箱体用锁紧螺母连接,并用跨接线卡连接进度跨接线。 7)盘面上电器控制回路的下方,要设好标志牌,标明所控制的回路名称编号。
8)导线与电器元件的压接螺丝必须牢固,压线方向正确。所有二次线必须排列整齐美观、安全可靠,导线两端应带有明显标志和编号的标号头。导线的色别按相序次为黄、绿、红色,保护接地为黄绿相间色。
9)接线位置正确,连接牢固紧密,不伤芯线。压板压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2根,防松垫圈等配件齐全。零线经汇流排(零线端子)连接,无绞接现象。导线在箱内余量适当,进入器具的绝缘保护完好,盘面配线整齐、美观;回路编号齐全、正确。
10)配线时根据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要求,选好导线的截面和长度,剪断后接线配线。盘前盘后配线应成把成束排列整齐、美观,安全可靠,采用线卡固定。压头时,将导线剥出芯线逐个压牢。
11)整理好的导线按一线一孔穿过盘面一一对应器具或端子等连接,盘面上的接线应整齐美观,安全可靠,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螺钉固定有平垫圈、弹簧垫圈。工作零线经过汇流排采用螺栓连接。汇流排上,分支回路排列位置应与开关或熔断器位置对应。
12)配电箱的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有专用接地螺栓,连接紧密牢固,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检修方便。
5、配电箱、插座、开关安装完毕后,电气施工主管会同业主进行验收,质量是否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等电位连结安装》(02D501-2)之要求,并进行记录存档。同时,对已安装好的配电箱、插座、开关进行成品保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