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综课堂即时评价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的“课堂即时评价”对调动学生学习文综的积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文综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优化文综课堂即时评价的策略,而且还围绕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进行了量化测评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高中文综 课堂教学 即时评价 现状分析 策略 随着课改的深入,改革评价体系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热点问题。而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立即给予的评价,这种评价的优势是它的现场性和时间性。课堂即时性评价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要求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创新的火花、独特的想法等给予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而以往课堂上,教师的即时评价常常语言单一,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教师到底该怎样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学即时评价?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课堂即时评的一些认识与其做法:
一、教师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分析
教师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的能力如何,我通过随堂听课、观看教学录像等途径,对多个教学课例进行了分析,下面是学生学习行为及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的分析统计情况:
表一:课堂即时评价用语现状分析 教师评价类别 错误评价 无效评价 重复答案 简单确简单肯定 重复学生的答案 对、好、是的 21.3% 20.4% 误导 评价用语情况及举例 所占比例(%) 以后回答问题前要多动脑筋,不要乱说 不管学生的回应,继续组织教学和提问 3.7% 不评价 6.2% 定评价 简单否定 修改答案 激励式 引导式 发展性评价 拓展式 反思式 错的、不对 你说的不对,应当?? 你的表现很出色,我很欣赏你! 别着急,再想一想。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你的思维很独特!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我不太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 12.5% 17.8% 6.6% 5.1% 3.6% 1.5% 师生互动 1.3% 上表数据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存在的错误,和教师个人的文综素养有关;无效评价占27.5%,主要表现是重复学生的语言,这跟教师平时教学语 言习惯有关;判断性评价在教师评价用语中占50.7%,所占的比例最大,说明简单确定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必然性和必要性;发展性评价占18.1%,所 占的比例有待提高。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教师在课堂即时评价中的错误评价和无效评价,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要尽最大的努力杜绝简单确定性评价,应当倡导发 展性评价,改善评价的容量,提升评价的效果。
表二:教师课堂即时评价频率分析 评价方式频率 口头语言评价频率 体态语言评价频率 相关介质评价频率 合计评价频率 探究活动前 探究活动中 探究活动后 3.6% 3.6% 0% 7.2% 21.4% 10.7% 0% 32.1% 21.4% 25% 14.3% 60.7% 积极反馈频率 38.5% 72.7% 100% 70.4% 从 表中可以看出,教师课堂即时评价主要集中在学生探究活动后,这说明教师更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结果。还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方式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活动中和 活动后各有侧重,在活动前和活动中主要采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两种方式进行,在活动后则增加了介质评价,这显然注意到对结果的评定。而高中生对介质性的即 时评价往往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并做出积极性的反馈。
二、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策略 (一)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应体现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首先要做到“认知评价不放松”。 包括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但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如,是否自主探究学习,有没有合作交流,有没有个性 化思考等方面的评价;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在文综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如学习的兴趣,愿望,探索的主动性,与人合作的意识,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等方面的评价。这样,才会让即时性评价变得更加全面科学,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会仅仅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
课 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虽然十分重要,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要适时地采用延时评价与即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发展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学中应 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己揣摩、体验,再达到目标。而教师还要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后,再给予他一定的评价。这样,也往往能取得一些意想不 到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延时评价尤其适用于在学习相对而言的弱势群体,在对他们进行评价之前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进行思维。这样的评价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与即时评价所取得的效果是一样的。
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形成的差异,很有价值,两位教师的处理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若教师既怕学生打乱教学思维,又怕耽误时间,制止学生的发言。则效果较差;而教师灵活运用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静观其变,充分重视学生的新异看法,没有轻易提示正确答案,而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延时评价的宽泛过程中进行观点的交锋,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的碰撞。灵活运用评价及方式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三)教师导评和生生互评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很少有自主评价的机会,评价似乎是教师的“专利”。所以,我们在即时评价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感受,拓展学生自评互评的空间,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
挥“导评”的作用,结合教学实际,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评价,构建起自由、平等的对话平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创新的火花将不断闪现,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交流与对话是课堂的基本方式,这决定了课堂评价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融于一体的教学智慧。通过教师的“导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不但纠正了思维偏差,而且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得到了培养,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口头评价、体态评价和介质评价相结合
突出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把口头评价、体态评价和介质评价巧妙地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天真童稚的特点,可以借助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这种无声的肢体语言,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第二,教师要灵活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发挥口头语言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语言不能仅用“对的”“你真棒”“了不起”等简单的激励性语言,还应充分发挥丰富的语言功能,对闪光点进行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评价。第三,还要借助介质评价。如奖励给发言声音响亮的学生一颗小红星,“恭喜你又得到一个智慧果。” ??
例如:教师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然后出示一则内容,让学生尝试写知识体系。对于中差生要他们尝试写知识体系,确实有点困难,所以当有学困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的时候,可采用如下的多种评价方式(如下表):
评价主要方式 体态语言 口头语言 借助介质 评价内容 首先向他投去了一个信任的眼神,之后用手势给了学生一个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信息, 用热情而温和的口气 奖励他一颗小月亮,太阳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