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与消化系统癌症关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305-02
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种与人体多种肿瘤相关的dna病毒,主要侵犯人的皮肤,黏膜上皮细胞,致使其发生增生性病变甚至癌变。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已被证实,近年来很多学者进行了hpv感染与其他部位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但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现予综述如下。 1 与口腔癌的关系
口腔的病变有:癌前变的口腔白斑(olk),癌前状态的扁平苔癣,口腔癌,赵丹汇总国外报道[1]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pv在olk中的检出率为22%,在口腔扁平苔癣中的检出率为15%~68%,在口腔癌的检出率为15%~55%;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hpv,在olk检出率为4%~44%,在口腔扁平苔癣中的检出率为20%;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hpv,在口腔扁平苔癣中检出率为60%,在口腔癌中的检出率为35%。在口腔鳞癌(oscc)检测hpv的专项研究中,用pcr技术的检出率为20%~74%,用npcr技术的检出率为50%~64%。国内关于hpv与口腔癌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查到近年的资料有:郑红等报道[2]用pcr技术检测hpv,在16例olk中检出率为12.5%,均为hpv16,在20例
oscc中的检出率为65%,8例为hpv16感染,3例为hpv18感染,2例为hpv16,18混合感染。魏清跃等报道[3]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查37例oscc,hpv阳性率为51.4%,13例为hpv16感染,5例为hpv18感染,1例为hpv16,18混合感染,何爱娥报道[4]用pcr方法检测hpv16,olk阳性率为16.7%,oscc阳性率为31.3%,认为oscc与hpv感染有关,尤是高危的hpv16型感染。 2 与食道癌的关系
近年国内对hpv感染与食道癌发生的关系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从无关系到有关系差别很大,综合各方报道见表1. 表1 国内hpv感染与食道癌关系检测结果
报道者地区 方法 阳性率 hpv类型结论 张建中陈捷郭伟鹏何保昌杨文杰刘铭赵晓瑜相关 宋长山
12) 广东佛山 基因芯片 0(0/140)无关 5) 宁夏 免疫组化sp 33.3%(13/39)16 相关 6)广东湛江pcr 46.67%(14/30)16 相关 7)新疆 pcr 44.4%(8/18) 16 相关 8)河南 pcr 49.1%(54/110)16 相关 9) 内蒙古通用引物pcr0(0/45) 无关 10) 重庆 荧光pcr38.4%(43/112)16 相关
11) 河北 通用引物pcr88.1%(37/42)16,18
荧光pcr
从表1可见在食管癌组织中hpv的检出率从0~88.1%,平均检出率为31.5%,各文献报道差异大的原因,可能与地区差别,检出方法,取材部位不同有关。大多数学者持食管癌发生与hpv感染有关的观点,感染的hpv类型以高危型hpv16为主。 3 与胃癌的关系
hpv与胃癌的关系的研究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马遇庆报道用pcr方法检测90例贲门腺癌hpv16/18型,阳性检出率为34.4%(31/90);20例胃窦部腺癌hpv16/18型阳性检出率为10%(2/20)。刘文康报道用pcr和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胃癌组织中hpv,阳性检出率为27.5%(11/40),贲门高于非贲门。蔡吉亮报道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胃癌,hpv16型阳性检出率为41.3%(19/46),而19例hpv16阳性的胃癌患者复发率达73.68%(14/19),持hpv与胃癌有关系观点的学者认为:胃癌患者中发生在贲门的癌症hpv感染率高于非贲门部位,其致病因素与食管癌、胃体其他部位的癌症不同,可能与贲门的解剖学部位和功能对致癌物质的反应,代谢,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调控有关。 4 与肠癌的关系
近年有关结直肠癌中检出hpv的报道有:周宇用pcr加southern blot法,阳性检出率40%(20/50)。黄智勇用多重引物pcr方法,阳性检出率42.2%(19/45)。姜可伟用多重引物pcr dna原位杂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