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相似性吸引 二、互补性吸引 三、人格吸引 四、才能吸引 五、外表吸引 【心理测试】
第四节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大学生人际提升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一) 真诚 (二) 平等 (三) 尊重 (四) 宽容 (五) 交互 (六) 自我表露 二、人际交往的艺术 (一) 学会换位思考 (二) 真诚赞美 (三) 主动交往 (四) 善于倾听 (五) 善用批评 1. 批评要注意场合
2. 批评不要算老账,揭老底 3. 批评要采取“三明治”的方式 (六) 慎用争论
1. 温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 保全对方的面子
3.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改变他人
第六章 情绪、情商及其效应
第一节 万紫千红总是春----情绪的心理学阐述 一、情绪的含义 (一) 主观体验 (二) 生理唤醒 (三) 外在行为 二、情绪与主观体验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 情绪的种类 1. 基本情绪 (1) 快乐 (2) 愤怒 (3) 恐惧 (4) 悲哀
可编辑
.
2. 情绪状态 (1) 心境 (2) 激情 (3) 应激
(二) 情感的种类 1. 道德感 2. 理智感 3. 美感
四、情绪的功能 (一) 信号功能 (二) 适应功能 (三) 动机功能 (四) 组织功能
第二节 上穷碧落下黄泉----大学生情绪活动 一、大学生情绪活动的特点 (一) 霍尔的两极化描述 (二) 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征 1. 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 2. 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3. 广泛深刻与单纯肤浅并存 4. 满怀激情与温柔细腻并存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 抑郁 【心理测试】 (二) 冷漠 (三) 恐惧 (四) 焦虑 【心理测试】 (五) 自卑
第三节 非淡泊无以明志----大学生健康情绪 一、大学生健康情绪的指标
(一) 情绪基本稳定,没有持久的内心冲突 【心理测试】
(二) 情绪的基调积极、乐观、愉快 (三) 情绪反应恰当、适当 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 (一) 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 (二) 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三) 自我激励的能力 (四) 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五) 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心理测试】
可编辑
.
第四节 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生情绪管理 一、情绪的效应
(一) 情绪与身心健康 (二) 情绪与认知活动 (三) 情绪与人际交往 二、大学生情绪的调适 (一) 学会理性思维 1. 绝对化要求 2. 过分概括化 3. 悲观主义
(二) 合理宣泄法 (三) 放松训练法 1. 肌肉放松 2. 调息训练 3. 静坐面向
(四) 音乐调节法 (五) 环境调节法 (六) 气味调节法
第七章 爱,需要有所附丽
第一节 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的心理学阐述 一、爱情的含义 二、爱情的属性 (一) 性爱 (二) 情爱 (三) 社会爱
三、爱情的心理学研究 (一) 爱情类型理论 (二) 爱情成分理论 四、爱情的特征 (一) 互爱性 (二) 排他性 (三) 持久性 (四) 无私性 (五) 直觉性
第二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大学生恋爱心理和行为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 生理因素 (二) 心理因素 (三) 社会因素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一) 自主性意识增强
可编辑
.
(二) 恋爱动机多元化 (三) 浪漫色彩浓重 (四) 追求“过程体验” (五) 爱情道德意识淡薄 (六) 恋爱行为公开化 (七) 低龄化趋势 三、大学生的择偶标准
第三节 为伊消得人憔悴----大学生恋爱问题及调适 一、大学恋爱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 爱情与学业 1. 恋爱的心理素质
2. 大学阶段是成才的黄金时期 (二) 爱情与人生 (三) 爱情与喜欢 【心理测试】
(四) 爱情与友情
二、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一) 单恋 【心理测试】 (二) 失恋
1. 失恋后的心理体验 (1) 失落感 (2) 空虚感 (3) 失败感 (4) 自卑感
2. 失恋后的心理调适 (1) 接受现实 (2) 宣泄情绪 (3) 学会理性思维 (4) 完善自我 (5) 转移注意力
第四节 发乎情,止乎礼----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培养 一、培养健康的爱情观 【心理测试】
二、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
(一) 提高主动给予爱的能力 (二) 学习如何表达爱 (三) 学习如何拒绝爱
(四)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三、养成健康的恋爱行为 (一) 保持得体的恋爱行为 (二) 保持合适的亲密距离
可编辑
.
第八章 建筑人格的长城
第一节 江山易改,禀性可移----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内涵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一) 整体性 (二) 独特性 (三) 稳定性 (四) 功能性
(五)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大学生人格结构 一、气质
(一) 气质的内涵 (二) 气质类型学说 1.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2. 克雷奇米尔的体型说 3. 谢尔顿的胚叶说 4. 古川竹二的血型说 5. 伯尔曼的激素说
6. 巴普洛夫飞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三) 气质类型的特点及表现 1. 胆汁质----夏季的火 2. 多血质----春季的雨 3. 黏液质----冬季的雪 4. 忧郁质----秋季的风 (四) 气质的作用
1. 气质对个体生活价值的影响 (1) 气质没有优劣之分
(2) 气质不能决定成就的高低 2. 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3. 气质与身心健康 【心理测试】 二、性格
(一) 性格的内涵 (二) 性格类型 1. 外倾—内倾型 2. 独立—顺从型
3. 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4. A—B—C型性格
5. 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 (三) 性格结构及其特征 1. 性格结构中的成分
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