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六)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6:13: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单元质量检测(六)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与点也 :赞成 .B.吾妻来归 .C.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D.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解析:选B B项,归,女子出嫁。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字而幼孩 .C.序天伦之乐事 .

B.莫春者,春服既成 . 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回娘家 :众 :迎

解析:选D A项,“而”通“尔”;B项,“莫”通“暮”;C项,“序”通“叙”。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A.??九十?北山愚公者,年且.?以战?何.?B.

?徐公何能及君也?.

?点也。”?夫子喟然叹曰:“吾与.?C.

?唯求则非邦也与?.?耕?官命促尔.D.?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解析:选D A项“且”,连词,而且/副词,将近。B项“何”,疑问代词,什么/疑问副词,怎么。C项“与”,动词,赞成/语气词,吗。D项“尔”,均为第二人称代词,你们。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抑耗其实而已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D.室仅方丈 ..

解析:选C A项“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

的是实际情况。B项“不让”,古义:不谦让;今义:不允许。D项“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或佛寺、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②使不上漏 ③风乎舞雩 ④鼓瑟希 ⑤驼业种树 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⑦前辟四窗 ⑧乳二世 ⑨东犬西吠 ⑩雨泽下注 ....

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 B.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 C.①②⑦⑨⑩/③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⑤⑥/②⑦⑨⑩/⑧

解析:选B ①②⑦⑨⑩为名词作状语,③④⑤⑥⑧为名词用作动词。 6.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③吾又何能为哉? ④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⑤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⑥点,尔何如?

⑦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⑤/②③④/⑥⑦ C.①④⑤/②③/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⑥⑦ D.①②⑤/③④/⑥⑦

解析:选B ①⑤判断句,②④状语后置句,③⑥⑦宾语前置句。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又称柳河东,散文成就巨大,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捕蛇者说》《醉翁亭记》等。

B.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代尊为“圣人”。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

C.李白又号青莲居士,他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诗风清新、飘逸。杜甫曾用“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对他作了高度的评价。

D.归有光,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古文家,明朝“唐宋派”的代表人物。 解析:选A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作品。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敢说了。” (2)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这么像个女孩子呀?”

(3)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二、阅读鉴赏(4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尚节亭记 [明]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 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诚有大过人者 .B.信乎,有诸中,形于外 .C.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解析:选B B项,信:的确。

过:超过,胜过 信:诚信,讲信用 裨:补益,帮助

D.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 .

10.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A.?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名之曰“尚节之亭”?故为亭竹间,而.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早以节立志?.C.??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且以.

?节乃见?人道有变,其.?D.

?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解析:选A A项“也”,语气词。 B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并且。C项“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 D项“其”,代词,他;代词,自己。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崇尚节操”的一组是( ) ①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②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③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 ④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 ⑤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⑥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A.①⑤⑥ C.②④⑥

B.①②③ D.③⑤⑥

解析:选C ①是黄中立所为;③是谈中庸产生的道理;⑤是评论竹子。 12.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含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六)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cin23uo20a6ri16ozy38gut0xsx2013t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