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答案】D。解析:考查阅读技能教学。句意:如果老师想培养学生的略读技能,他/她会要求学生做什么?A项表示“重写课文”;B项表示“阅读获取具体信息”;C项表示“文本内容”;D项表示“阅读获取课文的大意”。略读是阅读课读中活动,指选择性地进行跳跃式阅读,又称掠读、跳读。它是跳跃式的粗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主题句和中心思想,了解文章大意。A可以作为读后活动;B项虽然也是读中活动,但是“阅读获取具体信息”属于寻读活动;C项属于读前活动,这三项都不是“略读”。故选D。
15.【答案】C。解析:考查语言技能教学。句意:如果老师要求学生们列出想法,选择并扩展那些想法,然后再列提纲,该老师在专注于什么?A项表示“学生们的阅读技能”;B项表示“学生们的翻译技能”;C项表示“学生们的写作技能”;D项表示“学生们的听力技能”。列出想法、选择并扩展想法、再列提纲是写作教学内容,与阅读、翻译、听力无关,因此排除A、B、D三项。故选C。
16.【答案】D。解析:考查教学方法。句意:诸如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并交换观点是_____的典型练习活动。A项意为“听说法”;B项意为“语法翻译法”;C项意为“情境教学法”;D项意为“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法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以模仿、重复和记忆的方式学习,大量实践,形成习惯,达到自动化运用;语法翻译法强调对词汇和语法规则的记忆,不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只强调书面语的阅读能力;情景教学法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有选择性地教授词汇以保证基本词汇的收集和选择,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对语法项目分级,当学生达到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后再教阅读和写作;任务型教学法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的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从更广泛的层面综合运用语言。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交换观点都属于综合运用语言,独立思考的层面。故选D。
17.【答案】C。解析:考查问题类型。句意:哪一种问题可以更有可能激发学习者们谈论更多并获得新信息?A项表示“是非问题”;B项表示“封闭式问题”;C项表示“参考性问题”;D项表示“展示性问题”。“是非问题”是在已知的肯定和否定两者中作选择;“封闭式问题”也叫“展示性问题”,这种问题是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提问只是为了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参考性问题是指教师所提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提问的目的在于发散学生思维寻求信息。题干中的“谈论更多并获得新信息”偏重发散思维寻求信息方面的技能,因此属于参考性问题。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答案】C。解析:考查教学活动。句意:一位老师说“用what do you like to eat找出两种你的同伴喜欢吃但你不喜欢吃的东西,再找出两种你们都喜欢吃的东西”,该老师关注的是什么?A项表示“形式”;B项表示“意义”;C项表示“意义和使用”;D项表示“形式和意义”。在题干中,find out two things your partner likes to eat but you don’t and two things you both like to eat 属于“意义”范畴;using what do you like to eat属于“使用”范畴。因此,单纯的形式、单纯的意义、形式和意义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答案】C。解析:考查教学活动。句意:下列哪一个活动最可能被用于鼓励学生们积极运用语言?A项表示“阅读文本并作出正误判断”;B项表示“听一篇文章并填空”;C项表示“扮演一个开通银行账户的角色”;D项表示“重新排句成文”。students’ active language use属于语言输出活动,A(读)和B(听)属于语言输入活动,因此排除这两项;D项的重新排句成文,有固定的答案,不
能练习语言技能的综合能力,因此不能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语言的机会,而“扮演一个开通银行账户的角色”正体现了积极地运用语言。故选C。
20.【答案】B。解析:考查考试类型。句意:在一个学期开始最可能用哪项考试来筛选新生?A项表示“成绩测验”;B项表示“分级测验”;C项表示“专业测验”;D项表示“能力测验”。achievement test主要检查和评价学生在某一阶段或某一课程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如:期中考试、期末考
试;placement test主要是了解学生现有语言水平,发现和诊断语言学习中的问题。如:新生入学后的“摸底考试”。教师可根据测试的成绩和信息,修订或调整教学计划,或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筛选分班;proficiency test主要是测量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英语的总体水平,如:美国的托福考试。考试内容不针对任何教材和课程。主要用来筛选和选拔人才,试题难易有跨度,有利于区分考生的优劣程度;有跨度,有利于区分考生的优劣程度;aptitude test主要是学生是否具有学习外语的天赋或潜在能力。考试不太关注学生已掌握了多少东西,主要关注考生识别、理解、模仿、记忆、归纳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能力。题干表示“筛选学生”,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30小题 缺
二、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31.【参考答案】
(1)写作是英语语言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综合应用。英语写作课的总体思路是要有一个先输入后输出的过程教学,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写前,写中和写后。
写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听、说、读三个方面来进行,包括对相关话题的讨论、辩论、图片讨论、自由会话、读短文、试听活动等。比如:从听力、阅读的环节引入写作话题,让学生根据所听、所读的内容展开一定的讨论,或是演讲,或是头脑风暴等,阐述自己的观点。
写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要求学生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想说的话,要用自己的角度或者某假设的角度去写,要向读者介绍某一主题。比如:撰写提纲。先是组织学生们集体讨论、组织文章结构、表达语言等。讨论完成可以要求学生们自行制定行文提纲。
写后:教师应该锻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要求学生自己或与同学一起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色,检查单词拼写、标点、句子结构和文章结构等。比如:改写。初稿完成之后,安排学生自己修改或同桌之间进行互相的校对改写活动,最后进行作文的互评阶段。
(2)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个事项:
①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拟好学生感兴趣、有话可说的题目和写作要求,使写作任务真实化。例如给某人写一封信等,激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也需要构建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他们将自身所长渗入到英语写作,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帮助他们建立写作自信心。
②应强化学生英语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克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写作材料或者口语材料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写出与之相同或者相似的句子,教师也可要求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同样的意思,进而组织提高句子连贯性的练习,组成语意连贯的文章。例如重新排列句子、填空等。这些训练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换。
③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书写初稿之前,为确保完成的文章条理分明、结构清晰,必须培养学生写作前列提纲的习惯,要求文章围绕话题,确定文章的具体内容。书写初稿时,学生必须要考虑把文章要点扩展成句、各段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文章内容要点齐全,上下文基本连贯。
④应巩固学生写作基础。在修改这个再加工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一从内容要点、语言和结构方面进行查错修改。互改在写作教学中十分重要,因为其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此外,教师也需要在自改和互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自己完成校对,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教学情境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2.【参考答案】
(1)该板书设计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罗列一系列的单词及其搭配,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板书中所罗列词汇的具体用法及相应的搭配结构,从而在真实的英语学习中掌握词汇的实际运用。
(2)①体现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的教学理念。该理念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在该板书设计中,教师采用了大括号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了词汇的具体搭配及可替换词汇,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策略性;②体现了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的教学理念。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必须具有选择性。在该板书设计中,教师提供了能够适用于该搭配的多种词汇选择,目的在于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词汇用法,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具备多种选择,满足个体需求;③体现了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该板书中并未将词汇及其搭配一一罗列,而是采用了大括号式的方法,这
样的方法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加融会贯通,能够通过自我分析掌握词汇的用法和结构,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利用该种学习方式,从而优化学习。
(3)优点:①通过大括号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了词汇的搭配及结构,有益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联系和迁移,从而掌握多个词汇的具体运用;②通过罗列多个词汇,学生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自主学习及分析能力,从而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缺点:①该板书没有标题,板书的标题是一节课知识和内容的纲领性存在,起概括和引领性作用,也能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本节课的核心;②该板书设计中并未突出重难点,高中阶段应掌握的词汇一般难度较大,很明显该教师并未考虑学生学习中的阶段性特征,把一些简单词汇和较难词汇直接混为一体,并未突出本节课应重点掌握的词汇,该做法不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重难点。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40分) 33.
【参考设计】
Teaching type: Reading class
Teaching contents: This lesson is fro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enior high school, the second book, Module 4, Cultural Corner part. 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Picasso’s career and his main contribution.
Teaching Objectives:
(1) Knowledge objective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