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A、0.75=75%; B、
=0.1=10%;
C、138吨是名数,名数不能化成百分数.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和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要注意名数不能化成百分数. 5.【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等底等底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柱体积的(1除法解答.
【解答】解:9.6÷(1==
)
),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
=14.4(立方分米),
答:圆柱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6.【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A、一条直线长4米,说法错误,因为直线无限长; B、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即S=ah÷2,所以ah=2S(一定),
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三角形的底边和这个底边上的高成反比例,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
C、大于90°的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
D、因为3+4=7,所以长度是3cm,4cm,7cm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只要认真,容易完成,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7.【分析】按题意摆出的立方体图形需要7个这样的小正方体,下面6个,上面左边后面1个,先求出表面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面,再乘以小正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即可求解.
【解答】解:(1×1)×(4×2+3×2+6×2) =1×26
=26(平方厘米)
答: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26平方厘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这个物体由几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 8.【分析】把一个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也就是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时最大,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 【解答】解: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所以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
答: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根据这一关系解决问题.
9.【分析】根据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运算定律,逐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99=×(100﹣1)=×100﹣,所以×99和×100﹣1不能用等号连接;
B、×(×)=(×)×,运用乘法的结合律进行简算,所以×(×)和(×)×能用等号连接; C、
×
=
×
,运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简算;所以
×
和
×
能用等
号连接; D、﹣﹣(
+﹣
=﹣(
+
),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所以﹣
﹣
和
)能用等号连接;
即不能用等号连接的一组算式是选项A. 故选:A.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
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10.【分析】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中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于最 中间的数;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此逐项分析后再做出判断.【解答】解:A、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而不是大众化的数,所以原说法错误;
B、根据众数的意义,可知在一组数据中,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众数,所以原说法正确;
C、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可知在一组数据中,不可能存在两个中位数,所以原说法错误; D、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有可能是相等的,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与众数的意义和区别,要明确众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能一个也没有; 而中位数只能有一个.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1.【分析】设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2πr,面积=πr2,由此可得: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设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2πr,面积=πr2,π是一个定值,
则:(1)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成正比例:即圆的半径扩大4倍时,周长也是扩大4倍;(2)圆的面积与r2成正比例:即半径r扩大4倍,则r2就扩大4×4=16倍,所以圆的面积就扩大16倍.
答: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周长扩大4倍,面积扩大16倍.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直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的灵活应用.
12.【分析】根据小数与分数的关系0.7=【解答】解:0.7=
米
,因此,一根绳子长0.7米,也可以说是
米.
因此,一根绳子长0.7米,也可以说是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数与分数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可
以看出0.7米=米.
13.【分析】等腰三角形是只要有两个边的长度相等就可以;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因此,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据此解答.
【解答】解: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4.【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答】解:因为:年龄×体重=?(不一定),年龄÷体重=?(不一定)即乘积和比值都不一定,所以人的年龄和体重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15.【分析】首先应知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为V=sh,圆锥的体积公式为V=sh.由圆锥和圆柱底面积的比是3:2,就把圆锥的底面积看作是3,圆柱的底面积看作是2,因为高相等,都看作是1,代入公式计算,求出体积,相比即可. 【解答】解:把圆锥的底面积看作是3,圆柱的底面积看作是2,因为高相等,都看作是1;
圆锥的体积为: ×3×1=1; 圆柱的体积为: 2×1=2;
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的比是:1:2.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比的问题,遇到这种没有具体数量的题目,可以采用设数法解决. 三.填空题(共9小题)
16.【分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2)根据求比值的方法,就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得比值. 【解答】解:0.125: =(0.125×8):(×8) =1:7 0.125: =0.125÷ =
故答案为:1:7,.
【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17.【分析】先把苹果的质量看成单位“1”,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把苹果的质量平均分成了5份,梨的质量占4份,由此画出图,再用苹果的质量乘即可求出梨的质量;再把梨的质量看成单位“1”,香蕉的重量是梨的;把梨的质量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香蕉的质量,用梨的质量乘就是香蕉的质量. 【解答】解:画图如下:
80×× =6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