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德修身在心中
菁菁校园,学子圣地,碧树芳草,一花一木,靠的是我们全体学子的共同呵护,才有其春意常在;师生和睦,自尊自爱,孝敬父母,民族美德,靠的是我们全体学子的言行相随,才使其蔚然成风;灯火辉煌,莘莘学子,苦读不辍,优良学风,靠我们全体学子的孜孜追求,才有其硕果累累。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祖国的接班人,更应树立厚德端行,文明修神的榜样。
《周易》里有句这样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人都想成功,可成功女神并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有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在黑暗中不停止摸索,在失败中不放弃奋斗,在挫折中不忘却追求。在它面前,天大的困难微不足道,无边的艰险不足为奇。这种力量,叫做厚德端行。
同学们,我们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综合素质,如果我们只知道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的人,更要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微软公司有一个著名的用人理念:求人不求才。微软所谓的“人”是指聪明、好学、踏实、自信,具备高尚的道德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如同“璞玉”,微软愿意承担雕琢的工作。
作为大学生,做好厚德端行的同时,文明修身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有了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做为大学生的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做言起行上下功夫,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一代大学生打好文明修身的好榜样。
我想文明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多一份文明,我们就会多一份快乐,虽然小小的,但很充实。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它不需要我们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好。
同学们,让我们彼此监督,相互勉励,远离校园不文明现象,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创造良好校园风尚。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倡文明之风,践文明之行,为建设和谐校园和完美人生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