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搅拌均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静置后要进行的操作是 ,完成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最后得到了澄清的溶液。
【提出问题】该澄清的溶液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吗?
【建立猜想】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1)氢氧化钠;(2) ; (3) 。
【设计并进行实验】请你对二号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是(包括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其中“实验过程”选择的药品不可以用石灰水和碳酸钠”,“结论”的表述中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要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19.某化学小组在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黑色粉末B 和红色固体
Fe2O3
高温 CO
黑色 粉末A CO2
加入足量CuSO4溶液 过滤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进行猜想》小组成员一致认为:黑色粉末A不可能只有铁粉,理由是 , 黑色粉末A加入足量CuSO4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对黑色粉末A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 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 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 《实验探究》
实验 Ⅰ 实验操作 取适量黑色粉末A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结论 猜想 不正确 用磁铁吸引 Ⅱ 取适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Ⅲ 引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猜想②正确 猜想③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Ⅱ中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其理由是 。 《实验结论》猜想③是正确
四、推断题
20.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则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写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若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甲和乙均有还原性。则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 ①A+B→C ②C+D→H+E ③F
B+E
上述物质中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是一种白色沉淀,E、F含有相同的元素。
根据以上信息推断: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 ,C_________, 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③中将黑色固体G加入到F的溶液中,观察到有气体生成。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测定某Na2CO3样品(混有K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
试卷第6页,总7页
(1)甲同学称取样品11.8 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过量的16%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0 g,试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ω(Na2CO3)。(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乙同学同样取样品11.8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的的CO2的质量来确定Na2CO3的质量分数。试计算反应到少需要该盐酸溶液多少g?
23.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取15 g 纯碱样品,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_ 。(写化学式)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