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碳铵是碳酸氢铵的俗称,化学式为:NH4HCO3;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 15.(1)CO2(或二氧化碳)(1分)
(2)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等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 (3)Ca(OH)2+H2SO4=CaSO4+2H2O (2分) (4)置换反应(1分)
(5)氢氧化钙(或熟石灰、消石灰)(1分) 【解析】
试题分析:D是个灭火“能手”,因此是CO2;D与C反应,那么C只能是Ca(OH)2,C与B反应,那么B只能是H2SO4;A是Fe。 (1)二氧化碳;
(2)C是Ca(OH)2,用途有改良酸性土壤等;
(3)(4)③为Ca(OH)2和H2SO4的反应;①为Fe与CuCl2的反应,生成Cu和FeCl2,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置换反应;
(5)CuCl2除了能与Fe反应外,还能与Ca(OH)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和CaCl2,因此能传给氢氧化钙(名称)。 考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6.2H2O2?MnO2?2H2O+O2↑ HCl+AgNO3=AgCl↓+HNO3 离子的重新组合 烧碱
_
_
【解析】 【详解】
(1)物质A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6,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助燃性气体B,所以B是氧气,A是过氧化氢,化学反应方程式故填2H2O22H2O+O2↑;
(2)打开盛放C物质的瓶盖,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溶液的pH为2,所以C为HCl,C与D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为Ag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填HCl+ AgNO3=AgCl↓+HNO3;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填离子的重新组合; (3)物质E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潮解,同时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必须密封保存,所以E是NaOH,俗名烧碱或火碱,故填烧碱。
17. CO2 人工降雨或灭火 Ca(OH)2 + Na2CO3 = Ca CO3 + 2NaOH Fe + 2HCl=FeCl2 + H2↑
CO2 Na2CO3
【解析】A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A为碳,碳可以和氧气及二氧化碳,结合C为化合物,可知B为CO2、C为熟石灰、G为氧气、F为Fe、E为盐酸,D为碳酸钠,则: (1)B物质为CO2;CO2常用来人工降雨或灭火;
(2)Ca(OH)2 和Na2C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Na2CO3 = Ca CO3 + 2NaOH; (3)Fe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FeCl2 + H2↑;
(4)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盐酸、熟石灰、纯碱中,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和稀酸反应生成CO2,即存在相互转化关系的一组物质为CO2和Na2CO3。
18.(1)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 过滤 玻璃棒 烧杯 漏斗 (2)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 将二氧化碳通入反应后的溶液中 证明氢氧化钙可通二氧化碳 证明碳酸钠 可加稀盐酸 【解析】
试题分析:石灰水与碳酸钠浓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故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静置后通过过滤可将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分离,完成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最后得到了澄清的溶液;当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氢氧化钙溶液过量,所得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液;如果碳酸钠过量,所得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液;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液;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为所得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液; 考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分析与验证
19.《进行猜想》黑色粉末A若只有铁粉,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后会全部发生反应,不会有黑色固体剩余,而实验过程中是有黑色固体剩余。(2分) Fe+CuSO4→FeSO4+Cu
黑色粉末A由铁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组成。 《实验探究》
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实验Ⅰ:猜想①不正确
实验Ⅲ:实验操作 取适量实验Ⅰ中被吸引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合理答案给分)
实验现象 仍有黑色固体剩余(合理答案给分) 《反思评价》若含有四氧化三铁加稀盐酸也会全部溶解。
【解析】若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会全部被吸引,所以实验Ⅰ:猜想①不正确。
再有一种可能就是黑色粉末A由铁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组成,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没有全部被吸引,说明含有氧化亚铁,然后取被吸引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有铁,仍然有有黑色固体剩余说明含有四氧化三铁。 20.过氧化氢 O2+2H2【解析】 【详解】
(1)甲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则甲、丙可能是水和过氧化氢中的一种,乙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且乙与甲、丙相关,所以乙可能是氧气,乙丙可以相互转换,则丙是水,甲是过氧化氢,验证无误,推断正确;氧气与氢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O2+2H2
2H2O;
2H2O CO
(2)乙和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气体,则乙、丙可能是CO、CO2中的一种,甲是黑色固体单质,则甲可能是C单质,甲乙具有还原性,所以乙是CO,验证无误,推断正确。乙的化学式为CO。 21.O2 CO2 H2O2. C+O2
2H2O+O2↑ 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是一种白色沉淀,则C是二氧化碳,H是碳酸钙,E是水,E、F含有相同的元素,则F是过氧化氢,B是氧气,G是二氧化锰。 【详解】
(1)由上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O2。C的化学式为:CO2。F的化学式为H2O2.
CO2或2CO+ O2
2CO2 催化作用 2H2O2
(2)A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A是碳或一氧化碳,故反应方程式为:C+O2或2CO+ O2
2CO2。
CO2
(3)由以上分析可知,F是过氧化氢,G是二氧化锰,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气催化作用。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反应。 22.(1) 89.8% (2)73.0g
【解析】(1) 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1分)(写Na2CO3~CaCO3也可) 106 100 ?? 10.0g
106??
2H2O+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
=10.0g,??=10.6g
10.6g11.8g
100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ω(Na2CO3)=×100%=89.8%。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ω(Na2CO3)为89.8%;(2) 设至少需要10%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写Na2CO3~2HCl也可) 106 73 10.6g y×10%
106:73=10.6g:(y×10%),y==73.0g。 答:反应至少需要该盐酸溶液73.0g。 23.(1)NaCl;(2) 70.7%(3)16.1g
【解析】(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和滴加的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和NaCl、水,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中生成的NaCl质量为y,生成的二氧化气体质量为z;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106 73 117 44
x 73g×10% yg z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