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
20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
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觉理论的是( C )
A.电话说 B.神经齐射说 C.拮抗过程说 D.行波理论 3.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 B )
A.行为调节系统 B.动力系统 C.信息接受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 D )
A.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 B.冲动与沉思
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工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C )
A.可逆性 B.抽象性 C.具体形象性 D.去自我中心性 6.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 D )
A.吸吮反射 B.巴宾斯基反射 C.抓握反射 D.初级循环反应 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方法是( B )
A.恒定法 B.平衡法 C.双盲设计 D.纳入处理 8.一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 A )
A.混合设计 B.被试内设计 C.随机区组设计 D.被试间设计 9.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B )
A.抗拒诱惑实验 B.水下击靶实验 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 D.言行一致实验 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原理说 C.共同因素说 D.关系转换说
11.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是(A ) A.社交测量法 B.罗夏墨迹测验 C.角色扮演法 D.主题统觉测验 12.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 B ) A.催眠者效应 B.不充分理由效应 C.睡眠者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13.一个研究者报告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人数为( D )
A.23 B.24 C.25 D.26
14.一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大的人群比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比率更高,据此我们可以说,抽烟量与患肺癌比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 A )
A.相关关系 B.因果关系 C.函数关系 D.包含关系 15.一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用1表示“农民”,2表示“教师”,3表示“公务员”,这里的数据123属于( C )
A.等级数据 B.比率数据 C.称名数据 D.等距数据
16.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 C )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Ф相关 D.二列相关 17.以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D )
A.韦氏量表 B.个性偏好测验 C.比纳量表 D.主题统觉测验 18.可以作为同质性信度指标的是( C )
A.肯德尔和谐系数 B.差异系数 C.克伦巴赫 系数 D.确定系数
19.最早采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A )
A.比纳量表 B.瑞雯推理测验 C.韦氏量表 D.斯坦福比纳量表
20.一项研究假设为:经过知觉运动学习的左利手儿童比未经过这种学习的儿童在眼手协调的作业上做得更出色,然而这种差别不出现在右利手儿童中,这项实验中“是否经过学习”是( C )
A.中介变量 B.因变量 C.调节变量 D.自变量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效果律 2.鉴别指数 3.晕轮效应 4.成熟势力说 5.社会惰化 6.概念形成 7.暗适应 8.抽样分布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兴趣及其类型. 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3.简述心理测量的特质. 4.简述实验法的显著特点.
5.简述社会测量法及其具体形式.
6.简述利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文学著作人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2.阐述不同理论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看法.
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________。
A.音调 B.音高 C.音响 D.音色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________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________。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________。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5.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________。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________。
A.道德相对论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________。
A.方差 B.全距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________。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相关系数 D.通径系数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_______。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正例和反例
C.变式和比较 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________。
A.罗斯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D.勒温 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归因理论 B.控制点理论 C.符号相互作用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________。 A.折线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
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________。
A.t检验 B.Z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F检验 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________。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16.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________。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17.能够用以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 18.由偶然因素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叫做________。
A.过失误差 B.恒定误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19.通过率通常用来衡量题目的________。
A.难度 B.区分度 C.效度 D.信度 20.测量的两个要素是________。
A.对象和工具 B.单位和参照点 C.目标和量表 D.分数和常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1.学习 2.标准分数 3.投射测验 4.社会助长 5.印象管理 6.程序性知识 7.自我中心性 8.个性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简述表情的基本内容。
2.简述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3.简述问卷法的优点。 4.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5.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6.简述研究课题选择的策略。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阐述维果斯基对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