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先秦六朝部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0:08: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赋的创作时间。

2、凄艳的爱情传说。 3、赋的内容与主题。

4、赋的表现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刻画细腻的情感;华美绮丽的语言;铺张渲染的描写。 5、与《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简要比较。 思考题:《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十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课时) 1、关于“序言”。 2、结构与层次。 3、情感的挣扎与超越。

4、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

思考题:(1)情感的挣扎与超越。(2)简析赋所表达情感的深微特点。

阅读篇目:

《夸父逐日》、《鯀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蒹葭》、《丰年》、《湘君》、《湘夫人》、《秦誓》、《晋公子重耳出亡》、《冯谖客孟尝君》、《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白头吟》、《鱼我所欲也章》、《劝学章》、《公输章》、《过秦论》(上)、《陈涉世家》、《报任少卿书》、《苏武传》、《蒿里》、《悲愤诗》、《名都篇》、《泰山梁甫行》、《吁嗟篇》、《情诗》、《悼亡诗》、《咏史》(弱冠弄柔翰)、《咏荆轲》、《读山海经》、《玉阶怨》、《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拟咏怀》、《登楼赋》、《小园赋》、《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出师表》、《求自试表》、《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

参考书目:

袁轲《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傅亚庶《三曹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二学期 唐宋文学作品选(34学时)

5

一、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2学时) 1、本文的性质。

2、作者自抒怀抱的两方面内容:命途多舛,穷且益坚。 3、应酬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4、骈文规范的遵守和创新。 5、结构特点。

6、分析“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及其他景物描写方面的技艺。 7、典故的运用。

思考题: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

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学时) 1、写作背景 2、感情特点

3、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 思考题:(1)诗中的感情与作者个人经历和时代的关系。(2)为什么不写景却有四顾苍茫之感?

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学时) 1、层次内容。 2、感情特点。

3、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 4、诗情、画意、哲理的融合。

5、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 思考题:(1)如何理解诗中的感伤情绪?(2)分析该诗的艺术成就。

四、王维《山居秋暝》*(0.5学时) 1、内容。

2、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

3、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 思考题:体会该诗诗画乐结合的艺术境界。

五、王维《送元二使安西》*(0.5学时) 1、感情特点。

2、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巨大的影响。

思考题:与其他送别诗相比,该诗感情上有什么特点?

六、高适《燕歌行》*(1.5学时) 1、写作背景。 2、思想意义。

3、分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 4、环境描写的作用。 思考题:(1)该诗诗序中提及张守珪守边之事,诗中内容与此事关系如何?(2)分析该诗

6

的思想性。(3)诗中写景的作用。

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学时) 1、诗中的奇情壮彩。

2、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

3、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树开”、“风掣红旗冻不翻”。 4、语言及音韵特点。

思考题:(1)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2)以此诗为例,分析岑参边塞诗的创造性。

八、王昌龄《出塞》(0.5学时)

1、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手法。 2、理解此诗言少意多,内蕴丰富的特点。 3、议论的作用。

思考题:理解后两句议论的意义。

九、李白《蜀道难》*(1.5学时) 1、关于主题的各种说法。 2、层次内容。

3、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4、反复咏叹的形式及作用。

5、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手法。

6、语言特点。 思考题:(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重复三次,有何作用?(2)试分析该诗的章法结构。

十、李白《将进酒》*(1学时) 1、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2、纵横跌宕的结构。 3、雄奇狂放的风格。 4、夸张手法。

思考题:(1)如何评价纵酒行乐的消极思想?(2)结合《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诗,论述李白乐府诗的创造性。

十一、李白《望庐山瀑布水》*(0.5学时) 1、瀑布的神采

2、诗人的主观色彩。

思考题:(1)阅读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分析李白此诗的主观性。(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王昌龄、李白七言绝句的异同。

十二、杜甫《兵车行》*(1学时) 1、写作背景。 2、诗歌内容。

3、记事与记言结合。 4、语言特点。

7

思考题:记事与记言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十三、杜甫《春望》*(0.5学时) 1、情景与时事交融的手法。

2、诗人自身形象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思考题:分析此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十四、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学时) 1、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分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思考题:该诗怎样表现其欣喜若狂的心情?

十五、《李凭箜篌引》*(1学时) 1、描写音乐的名篇之一。

2、艺术特色。

思考题: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分析该诗与他们在音乐描写方面的不同之处。

十六、白居易《长恨歌》*(2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主题辩析。

4、对历史题材的艺术加工 5、完整曲折的情节。 6、传神的人物描写 7、浓郁的抒情气氛 8、章法和语言特点

思考题:(1)阅读陈鸿《长恨歌传》,比较该诗与它的不同之处。(2)李杨爱情是具有政治性的历史事件,诗人如何把握这一历史题材?(3)分析该诗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十七、韩愈《张中丞传后序》(2学时) 1、创作背景。

2、思想主题。

3、议论与叙事的结合。 4、英雄形象的刻画。

5、气势充沛、饱含感情。

思考题:(1)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2)理解韩文多变的特点。

十八、杜牧《山行》*(0.5学时) 1、色彩鲜明的画面。 2、“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哲理内涵。 3、凝炼的语言。

思考题:理解诗中丰富的内涵。

8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先秦六朝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1hj9libz4mu7525eiz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