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岩石性质 厚度特征
本区内岩性较细,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粉细互层、中砂层及煤层组成,仅有较少的粗砂岩,含烁砂岩。
煤层和岩层的物性差异均比较明显,各岩层的密度差别较小,γ─γ曲线在各种岩层反应平直煤层异常反应明显,岩石硬度多数为中等硬度的砂岩类。
1.2.5 井田水文地质情况
矿井涌水量与所处及补给区条件有关。地形低洼沟谷区,被冲积层复盖,靠近河的矿井涌水量则大,处在地形凸斜坡区,涌水量则小。矿井现涌水量随开采时间的增加,而涌水量则逐渐减少。这是一条总的变化趋势,但在局部时间增大的可能也存在。
涌水量与风化裂开隙带有关,地表以下至60米左右,脉状裂隙极为发育,且首先受地面水的补给,此带水量普遍较丰富,故矿井开采初期水量大,当采掘超过风化带随深度的增加,涌水量则逐渐减少。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冲积孔含水层水,水力性质呈潜水状态,对浅部矿井充水造成良好条件。构造裂隙含水带:埋藏于风化裂隙含水量水带之下,两者为渐变过渡关系,呈承压水,据简易水文,抽水及矿井调查证实,此带含水性弱,岩芯较为完整,在60m以上冲洗液消耗不大于0.35m3/h,以下则不大于0.15m3/h,随着深度的增加涌水量则显著减少。矿井涌水量一般为230 m3/h,最大涌水量为300m3/h。
1.2.6 沼气 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本矿属于瓦斯高突矿井,相对涌出量26.1m3/t,绝对涌出量为69.6m3/t。随着开采深度的延伸,瓦斯赋存条件好涌出量大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煤尘爆炸指数为34.86 ,属于有爆炸危险的煤层。
开采煤层均属高沼气煤层,矿井属高沼气等级矿井,属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层,属低硫特低磷不易自燃煤层。随着今后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
7
斯涌出量也逐步加大,这给矿井生产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未来矿井通风、瓦斯防治技术措施将需进一步增强。
1.2.7 煤质 牌号及用途
本矿区内的煤层是由高等植物所形成的腐植煤,其肉眼煤岩成份主要是亮煤、暗煤、夹镜煤丝带、丝炭较少,黑色光亮内生裂隙发育,质脆,黑色条带状,层状结构,其煤岩类型多为光亮型、半亮型和半暗型;镜下鉴定为煤岩组成多是凝胶物质体,色鲜红以镜煤煤化物质为主树脂胶体占次要地位,矿物杂质多见。
原煤灰分变化较大,一般在20.15%至31%。净煤灰分一般在10%左右,胶质层厚度在13.0至18.5mm,粘结指数G在75-85%之间,原煤分析基高位发热量为5800-6400千卡规律,精煤挥发分一般在32%左右,硫含量在0.22-0.37%之间。磷含量一般在0.003-0.014%之间。是低硫、低磷的1/3焦煤。主要工业用途以冶金用煤为主,火电厂作动力用煤次之。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1. 钻探工程量统计:本次钻探从1991年9月13日开工,到1993年10月结束,历时三年整。施工钻孔是7个,竣工16个,总工程量17,557.58米,超千米孔14个。详见表2-1。
2. 工程质量:本次勘探所使用的钻机有TXB-1000型(1台),TK-1型(2台),TK-3型绳索取芯(1台),这三种钻机设备良好,符合技术要求。 本次勘探竣工钻孔16个,全部按煤炭部落987年12月颁发的确《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进行验收。91年前竣工钻孔参加了东煤公司的复查,92年后施工的钻孔本队验收。验收成果:特级孔2个,甲级孔6个,乙级孔5个,丙级孔3个,特、甲、乙级孔层12层,不合格层20层,优质合格层率为72.6%。测井验收66层,均为优质层,优质层率100%。
8
表1-3 钻探工程量统计表
线号 10 91-1 10 91-2 11 92-3 12 91-4 12 91-5 13 91-6 13 91-7 20 91-8 18 91-9 20 91-10 14 91-11 14 91-12 20 91-13 17 91-14 17 91-15 18 91-16 18 91-17 总计 1173.55 1049.07 102.77 1052.89 1146.80 1143.72 975.94 1021.24 1193.01 1141.16 1006.50 1220.56 1121.14 1024.93 1163.30 967.44 1156.33 孔号 终孔深度 钻机层位 32下 23 下 21下 35下 35下 39下 35下 38下 35下 39下 35下 39下 35下 36下 37下 34下 39下 TXB-1000 TXB-1000 TK-1 TXB1000 TK-1 TK-1 TK-1 TXB-1000 TK-1 TK-1 TXB-1000 TK-1 TK-1 TK-1 TK-1 TK-1 TK-1 钻孔型号 钻孔质量 乙 乙 甲 丙 乙 甲 甲 乙 乙 甲 丙 特 甲 丙 特 甲 甲 备注 17,557.58
9
第 2 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2.1 井田境界
2.1.1 井田周边情况
平岗井田东以F38断层为界,西侧是杏花煤矿,南北以正负标高为界。经技术经济分析后,井田走向3500Km,倾向2416Km,井田面积约14.5 km2。煤层平均倾角为24o,平均容重1.45t/m3.
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3.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本设计矿井井田境界:北部以±150标高线为界,南部以-650m标高为界,西以F23断层为界;东以F38断层为界。井田走向长度:3500m,倾向长度:2416m。
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该井田北部与杏花矿相邻,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和勘探水平全面的提高,井田的地质条件等因素。在以后的开采中,采用新的技术查明储量。在生产技术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2.2 井田储量
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一)矿井初步设计的储量计算:
1.矿井储量可分为矿井地质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和矿井可采储量。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