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20年春季德育与班级管理离线考核
离线作业考核 《德育与班级管理》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品德 2、学校德育 3、德育过程 4、课堂管理 5、教师角色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要回答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2、简要回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3、简要回答教师的社会角色。 三、辨析题(每题8分,共16分。) 1、品德就是道德。
2、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态,因此班级就是班集体。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中学初三班会课。冯老师别出心裁,搞一次评选“最差学生”的民意测验活动,并规定凡得三票以上的同学都要在黑板上挂名。投票结果,小明得二票,但名字照样写在黑板上。小明感到不解。班主任冯老师说:“小明情况特殊,他干了坏事。”小明当场提出质问。班主任冯老师说“你经常给老师取绰号。”小明否认,坚持要与班主任冯老师说清楚,进而师生发生争执。班主任冯老师火冒三丈,打了小明两个耳光,小明生气地摔门而去。 问题: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
具体说明其中哪些地方体现(违反)了哪些德育原则。 2、有一天数学课上平时课堂不遵守课堂纪律、爱说话和搞小动作的小峰和数学老师产生了矛盾。数学老师说小峰影响课堂纪律出言不逊,小峰说数学老师动手打他了。各科老师平时都反应小峰课堂纪律不好,但一般都能管的住,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而数学老师也是因学生成绩差而一时急躁,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后悔莫及。假设你是班主任,你该如何处理?请写出你的处理措施并说明理由。
注:以下部分为本科目参考辅导资料,只做学习使用!!! 《德育与班级管理》参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品德
答: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 2、学校德育
答: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活动。 3、德育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4、课堂管理
答: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5、教师角色
答: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有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要回答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答:(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四: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履行个人义务为价值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五:以社会契约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六:以普遍道德原则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