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18:18: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0元,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先进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为增强,城乡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重要生态功能区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达到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达到国家控制要求,整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享有相对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生态环境良好,到规划末期或更长一些时间初步实现现代化。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空间结构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结合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适度扩大城镇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合理布局农村居住空间,保障生态空间,实现国土空间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城镇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空间、交通空间和其它建设空间。合理确定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序扩大中心城市和县城镇空间,充分利用盐田和海域滩涂拓展临港城镇和产业发展空间,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调整和改造,整合零散的工业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增加城镇绿化空间和生态休闲空间。

农村空间。包括农村居住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粮食安全;合理利用渔业、林业、畜牧业生产空间,加强农村土地复垦整理,综合开发利用海域滩涂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优化调整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居住空间。

生态空间。包括林地、草地、湿地和盐田等。清晰界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海洋生态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范围,明确保护要求,加强维护修复;加强与城市、产业空间相衔接的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永久性绿色开敞空间,提高生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第二节 开发布局

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市区为极点,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注重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沿海地区主要交通运输通道为轴线,加快沿线城镇发展,进一步强化腹地产业优势,构建产业和城镇带;以临近深水海港的区域为节点,加快布局临港产业,建设临港工业集中区和物流园区,培育和壮大临海城镇;以三极为中心,以产业和城镇带为依托,以沿海节点为支撑,促进互动并进,形成“三极、一带、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框架。 “三极”。重点加快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中心城市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加强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开发区为依托,以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增强现代城市功能,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外资进入陇海兰新沿线地区的集聚扩散区,积极承接国际资本与先进技术,并逐步扩散到内陆腹地。 “一带”。依托沿海高速公路、沿海铁路、通榆河等主要交通通道,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发

~ 5 ~

展新能源、汽车、新型装备、新材料、现代纺织、新兴海洋等优势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形成功能清晰、各具特色的沿海产业和城镇带。 “多节点”。以连云港港为核心,连云港徐圩港区、南通洋口港区和吕四港区、盐城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以及灌河口港区为重要节点,根据各自比较优势,合理分工,错位发展,集中布局建设临港产业,发展临海重要城镇,促进人口集聚,推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开发,构建海洋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成为提升沿海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支撑点。

第四章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步伐,推进一体化发展,提高保障能力。 第一节 沿海港口群建设

发挥港口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以连云港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壮大港口实力,提升服务功能,发挥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桥梁作用,建设我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完善港口体系。连云港港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及区域性中心港口,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深水航道建设,开辟新港区,大力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增强港口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为中西部地区服务的能力;南通港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沟通江海的特殊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江海联运,加强与长江中上游港口的合作,建设能源、原材料综合性物流加工基地,增强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服务功能;盐城港是区域性重要港口,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喂给港和连云港港的组合港。按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港区的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以临港产业项目为依托,加快港区建设,增强对腹地经济发展的服务带动作用。

扩大港口能力。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尽快启动徐圩、赣榆港区进港航道建设,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浚深;积极推进灌河口、滨海和射阳河口航道整治工程,推进大丰港区、洋口港区深水航道升级前期研究论证工作。加快连云港区大堤作业区l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建设,尽快论证确定原油、矿石等大型专业化深水泊位布局,推动煤炭下水港建设,推进赣榆港区深水泊位和灌河港区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加快洋口港区10万吨级以上泊位建设,推进吕四港区建设,做好腰沙、冷家沙建港条件的研究论证,开发建设启海、通海港区,提升沿江港口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加快大丰港区建设,逐步成为综合性港区,推进滨海港区10万吨级深水码头建设,支持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发展能源、石化等临港产业,促进港口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高远洋运输能力,开辟和加密集装箱远洋干线航线航班,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加强联合协作,逐步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航运网络。

提升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拓展保税、国际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功能。加快建设连云港航运交易市场,提高连云港口岸查验单位级别和查验设施水平,开设两翼港区一类口岸,建设电子数据交换(EDI)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口岸“大通关”体系。加强与陇海兰新沿线及苏北其他地区的跨区域口岸协作,在主要城市建设具有综合物流集散功能的内陆“无水港”,拓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检验检疫直通放行业务,延伸口岸功能,逐步扩大通关适用范围。积极推进连云港至莫斯科国际班列西延,实现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简化进出境货物通关、转关和过境手续,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吸引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更多货物选择连云港口岸通关。

~ 6 ~

专栏4:江苏沿海港口总体发展格局

1、连云港港。由连云、赣榆、徐圩、前三岛和灌河5大港区组成。连云港区规划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是服务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港区。徐圩、赣榆港区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同时徐圩港区承担中西部地区能源等重要物资出海口功能。前三岛港区规划以石油运输为主。灌河港区以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船舶修造。

2、南通港。由ll个港区组成。其中2个在沿海地区,分别为洋口港区和吕四港区;9个在长江沿岸,分别为如皋港区、天生港区、南通港区、任港港区、狼山港区、富民港区、江海港区、通海港区和启海港区。洋口港区利用烂沙洋深槽建设深水航道,未来可满足20万吨级海轮乘潮通航,规划建设以原材料、煤炭、石油化工、液体化工等散货运输为主,并兼顾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远期发展大宗散货中转及油品运输。吕四港区主要为临港开发区和产业开发服务,兼顾为周边地区发展服务。

3、盐城港。形成以大丰港区为主,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大丰港区规划为以通用散杂货、石油化工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公用港区,兼顾能源、石化等临港工业开发功能。滨海港区规划为以服务后方临港工业开发为主的港区,近期主要为能源产业服务,以煤炭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远期逐步发展部分公用货物运输功能。射阳港区规划为以散杂货、化工品和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逐步发展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响水港区以承担散杂货和化工品运输为主。

第二节 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大通道建设。围绕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交流联系的目标,强化区域对外通道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质量。加快建设沿海铁路大通道,重点建设黄岛至连云港至盐城、南通至上海铁路,实施新长铁路盐城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构建大能力铁路通道;加快陇海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实施连徐线电气化扩能改造,进一步强化陆桥铁路大通道能力;新建宿州至淮安至连云港铁路;实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新建南通至启东铁路,强化沿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络;根据连云港徐圩、南通洋口、盐城大丰等港区发展需要,规划建设相关港口铁路支线。到2020年,形成“两纵三横”干线为骨架的铁路网络,总规模达到1100公里。

广域航空通道建设。优化整合机场资源,发挥整体优势,提升服务能力。扩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并提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根据发展需要规划迁建新机场,实施军民分设,建设服务苏北鲁南地区、面向亚太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港;盐城机场继续发挥开放口岸优势,新辟货运功能,增强联系日本、韩国的国际运能,建设区域性支线机场;南通机场要加强与上海的合作,加快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运输服务能力,做好配套服务,加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网。

航道网建设。加快干线航道建设,扩大水运中转能力。以连云港港疏港航道为重点,加快连申线、盐河、灌河等骨干航道建设,推进淮河入海航道、通扬运河、刘大线等港口集疏运航道建设,打通连徐水运通道;加快实施长江口航道整治三期工程,逐步推进-12.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增强沿海地区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辐射作用。到2020年,形成以“一纵四横\干线为骨架的水运通道网络,总规模达到1920公里。

高等级公路网建设。进一步增强过江通道能力,重点建设崇启和崇海过江通道。加快推进国道和省道干线公路网改扩建工程,实现高等级公路与沿海港口和产业集中区直接连接,建设贯通南北的临海高等级公路,提高临海地区公路技术等级和路网整体效率。到2020年,形

~ 7 ~

成以“三纵六横”干线为骨架的沿海地区公路网络。

专栏5:江苏沿海地区综合交通体系

“两纵三横”铁路建设。规划总规模达到1100公里左右,其中新建770公里,既有线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330公里。“两纵”是指沿海铁路和新长铁路,“三横”是指陇海铁路通道、宿淮连铁路和宁启铁路。

航空机场建设。连云港机场,提升为国家一类口岸。盐城南洋机场和南通兴东机场,是地区航线网络的重要节点,主要服务城市辖区产生的直接航空客货需求和通过对临近航空市场腹地聚集和辐射产生的间接航空客货需求。

“一纵四横”内河干线航道建设。规划总规模达到l920公里。“一纵”是指连申线(三级航道)。“四横”是指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及盐河(三级航道)、灌河(三级航道)、刘大线(四级航道)、通扬运河(三级航道)。规划建设洋口、射阳、滨海等港区疏港航道。

“三纵六横”公路建设。规划总规模达到30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24公里,干线公路1994公里。“三纵”是指沿海高速公路、G204、临海高等级公路;“六横”是指连徐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高速公路、江海启高速公路、宁启高速公路、G310、G328和S211。规划建设联系沿海港口、城镇和产业集中区等重要节点的高等级公路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跨交通方式、跨行政地域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有效连接运输企业和运输枢纽,搭建通畅的信息渠道,促进跨部门业务合作,鼓励第三方开发,形成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化平台。

第三节 水 利

江苏沿海地区处于长江、淮河、沂沭泗流域下游,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骨干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形成。水利建设的重点是保障沿海开发的淡水资源供给,提升防洪排涝和防台防潮能力。 强化水资源供给。立足扩大长江引水,实现三河输水、三区供水,继续完善和扩大京杭运河--淮沭新河供水线、泰州引江河--通榆河供水线的供水规模,规划新辟临海引江供水线,形成三条南北纵向的引江骨干供水线,适当调整供水范围,加强向北调供水区、东引供水区、沿江供水区等三大供水区的供水能力,保障沿海开发水资源供给。近期完成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抓紧实施泰东河拓浚工程和南水北调一期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完善蔷薇河清水通道工程,积极实施泰州引江河二期工程,开辟沿海港区供水线路。利用沿海滩涂、洼地建设平原水库,改善沿海地区水生态环境。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管理,通过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和引调水沿线的水资源保护,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巩固完善流域性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近期完成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新沂河、新沭河扩大工程。巩固加强海堤防台防潮能力,完成重点海堤达标建设工程,并根据海域滩涂开发需要适时外移海堤和沿海挡潮港闸。提高区域排涝标准,抓紧实施里下河、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整治工程,拓浚改造川东港、竹港,整治沂北沂南和江海区域骨干河道,扩大排水入海入江出路。加快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新建港区、临港城镇和产业集中区要同步规划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加强入海河口治导线管理,保证入海河道的泄洪排涝能力。

第四节 能源和电网

~ 8 ~

搜索更多关于: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的文档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e4f0rkt20sr9z0o3m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