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自信是一个人一生成功的基石,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体验成功,在感受乐趣中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课常中自信地表演、成功地体验来影响学生,进而树立生活中的自信。
怎样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呢?笔者认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展性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树立成功的信心,并能在生活学习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及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1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树立师生人格平等的理念来评价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强心
作为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要从评价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这样的评价,在平等中进行,学生更易接受,“朋友”问的“对话”(评价)淡化了不应有的贵贱、主从之别,使评价在人格平等的对话中推进,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强心,更潜在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面向多元化的理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多方位地看到、感受到学生的点滴成长与进步,加以及时公正的评价。每位学生在智力、兴趣、能力、爱好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每位学生的不同及个体差异,我们更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发展的不同,因此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等也应是多元的,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正确运用好多元性的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艺术的再现。
3评价应与教学过程同行并进,与教学过程相互交融渗透,体现评价的重要性及适应性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不是为了完成学科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这个过程更为重要,只有与教学过程并融,才能更完美地继续教学任务。
4师生间、生生间的动性赞赏评价更能让评价富有人性魅力
音乐课堂中教师、学生及他人的平等互动活动过程是双向选择、沟通中协商的过程,这样让学生从被动的被评价者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评价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转“批评性评价”为“赞赏性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时多采用赞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