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动脑、我动手、我快乐”科普创新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收集交流中外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创造的情感和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敏感的科学触觉,训练动手技能,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分析能力。
3、培养进行科学实践的勇气,意志力和耐心,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时间:9月14日~9月21日 三、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收集古今中外发明家、科学家的故事
一、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二、学生自己设计,将收集到的科学家、发明家的有关信息制作成卡片,与好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第二阶段:结合生活实践,学习发明创造的技法
一、谈话导入:
前一阶段我们已经阅读并交流了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其实科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二、通过课件来看科学的存在。
通过课件的展示激发了大家发明创造的兴趣,但是有了创造的兴趣并不等于创造,我们还应掌握前人总结的创造技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三、师生共同研究发明创造的基本技法。 1、找不足
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对已有物品找出不足之处,然后再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使用起来不顺手,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想想改进的办法。 2、受启发
很多事物都可能有启发作用。例如:飞鸟启发飞机的发明。在你搜集的发明故事中有这样的例子吗?生回答
3、找组合
教师:把两种或几种已有的东西组合起来,使之产生一种新的、具有更多功能的新物品。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生回答
三、总结:
创造的技法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方法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如果能理解和运用这些发明创造的技法,那么必将大大开发我们的潜力,使每个同学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同学们,努力吧!
四、动脑、动手实践活动,展示课下准备好的小制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制作。并讨论改进方法。 2、作业:我的书包我设计
要求:(1)自行设计较新颖的书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五、总结
留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多多开动脑筋,你也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喊口号“我动脑、我动手、我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