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Power point的创建与编辑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5 能够进行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放映、插入文本及图片等。 能设置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 能够运用简单Html标记制作网页 能够设置文本、表格布局和图片的属性。 5-2 格式化演示文稿 掌握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放映、插入文本、图片等对象的操作。 掌握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超及级链接设置。 掌握Html语言的基本语法 训练方式:上机实训 步骤: 1.讲解知识点 2.创建实例 3.演示效果 按照知识要求,进行演示文稿处理效果展示 6-1 网页制作:学校介绍 6 多媒体技术基础 6-2 网页制作:个人主页 7-1 局域网接入 7 信息安全 熟知各种网络设备的功能及拓扑结构的特点。 7-2 文件和能在局域网中打印机共享 能够进行文件设置及打印机的共享。 训练方式:上机实训 步骤: 熟练掌握使1.讲解知识点 用表格布局、2.创建实例 文本与图片3.演示效果 的属性制作网页的方法。 掌握局域网接入及配置训练方式:上机实TCP/IP协议。 训 步骤: 1.讲解知识点 掌握设置文2.创建实例 件共享及打3.演示效果 印机共享的设置方法。 学校网页展示、个人主页展示 局域网接入、进行TCP/IP配置 五、课程进程表
第周 学 × 次 次 时 1 2 4 4 2 2 单元标题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项目 编号 1-1 1-2 能/知 目标 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发历史、特点及分类 师生活动 教师讲解引导、循序渐进、学生实践 教师讲解引导、循序渐进、学生实践 教师讲解引导、循序渐进、学生实践。 其它(含考核内容、方法) 现场检查 作业检查 3 5 4 5 5 7 掌握各种进制及之间的转换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计算机工作2 1-3 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组成。 能对文件及文件夹进文件和文件2 2-1 行新建、复制、移动、夹管理 重命名、删除等操作 能够进行个性化设置定制用户工4 2-2 工作环境及控制面板作环境 的使用 作业检查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欢迎下载 6
—
6 8 4 Word文档基本操作 格式化word文档 3-1 能对word文档进行最基本的操作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9-17 0 8 10-11 6 能对文档进行格式化3-2 字体、段落、项目符号、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边框底纹、页眉页脚等 3-3 能对表格进行相应处理 能对工作表的基本操作进行编辑及格式化工作表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12-9 13 112-0 13 113-1 14 12 Word文档的表格处理 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4 操作及格式化 Excel电子4 表格中数据管理 Power 6 point的创建与编辑 4 格式化演示4 文稿 4-1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能对工作表的内容进4-2 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 5-1 能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15 13 14 16 4 网页制作:学校介绍 网页制作:个人主页 能格式化演示文稿并 5-2 能设置演示文稿的动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画效果和动作。 能够运用简单Html标记制作网页,能够使用6-1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记事本工具编写网页代码 6-2 能利用表格布局网页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17 4 15 18 16 19 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的功能及各种网络拓4 局域网接入 7-1 扑结构的特点,局域网接入并配置TCP/IP协议。 在局域网中能够设置文件和打印4 8-1 文件共享及能够设置机共享 打印机共享。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项目检查 六、第一节课梗概 (一)常用道到的例子
学生会因为熟悉有印象而感到有兴趣就有信心做好。先告知学生本课程的安排及重要性,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的处理,上课的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实现作品中的效果。展示前几届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只要用心,完全可以达到目标。介绍几个优秀的网站及计算机
欢迎下载 7
—
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和以后的就业方向。 (二)考核方式
第一次上课时主要告知学生每次课都很重要,期末课程设计时要用到的就是每节课的作品,按时按量完成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是一个大作品。每次课都是若干小作品,一次完成时及格,全部完成时良好。想要优秀的同学,除了数量上的要求之外,还要求质量(演示作品的一个延伸) (三)进入主题
本次课程的项目是进行键盘和指法的练习,主要是练习一篇文章的快速输入,并且高质量完成,其中包括对各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 七、考核方案 (一)教学过程评价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从第一堂课就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值得指出的是“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模块,真正实现了过程性考核;提供设计精美的电子教案,详细的课程设计资料,丰富全面的课程实践指导;为个性化的教与学提供了条件。
(二)集中实训评价(可参照以下表格进行评价)
学习情景 情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0%) 情境二:Windows 7操作系统及应用(20%) 情境三:文字处理软件软件Word 2010(20%) 情境四: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20%) 情境五: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20%) 情境六:局域网与Internet(10%) 合计(100%) 自我评价 考核结果 教师评价 综合评价 (三)期末考核评价
期末学生统一上机考试,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山东省普通高校计算机教学考试系统》直接电脑阅卷并评分。 (四)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欢迎下载
8
—
课程注重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突出过程考核,注重能力考核。客观地检查与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与创新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课的期末成绩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10%)、期中成绩(40%)、期末机考成绩(50%)。平时成绩是结合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的出勤表现及上课表现来进行评定;期中成绩由模拟考试成绩来进行评定;机考在期末由山东省教育厅统一组织,体现知识掌握的综合性、设计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八、教学材料 (一)推荐教材
山东省教育厅组编,《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高专版第十版,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 (二)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宋清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三版。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枚林志英赵重敏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课程网站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原潍坊教育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网站 http://whjc.wfe.cn/
3、其他网站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网站 http://www.jsjwhjc.org/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网站 ttp://www1.xpc.edu.cn/dept/yzk/whjc/ (三)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均在机房进行,学生每人一机,并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相联。先进的设备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教学
欢迎下载
9
—
的各种要求。
配备全套多媒体教学系统:每个机房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进行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文件传送等师生交互活动。
连接互联网:为学生浏览信息、下载资料、网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各个计算机实验实训室,分别安装有Windows 7操作系统、Office 2010办公系统和相关实验素材。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和演示操作来教学,学生只是去记忆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的方法步骤,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门课内容丰富广泛而授课学时一般都少之又少,想依靠课堂掌握所有的东西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要求老师指导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基于此,首先应该在课堂上把老师和学生都解放出来,在符合学校规范的条条框框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尽可能的跳出课本上繁多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案例”,这些案例就是旨在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并培养其解决问题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在课堂上完全不需要面面俱到,事实上即便老师能把Word中的所有操作一一展示,学生也不可能做到一一记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该软件制作一篇精美的文档或格式比较完善的论文等,在现场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了解到Word中的基本功能和一般操作方法,也就是首先了解了这个软件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随后可以设计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这个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Word并运用它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真正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样整个环节下来,学生已经能对
欢迎下载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