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棵小桃树(节选)
贾平凹
①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②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非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③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大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④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⑤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默默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⑥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开得火灼灼的 , 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1)阅读文章选段,根据时间概括小桃树的状态和作者的情感。 时间 小桃树的状态 作者的情感 期待 先A________,后高兴 先遗忘,后B________ 好多年前的秋天 桃核 那个春天 嫩芽、长得很慢 我到城里上学 有院墙高了 如今 花竟全开,C________ 可怜 (2)揣摩词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②联系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比较赏析【甲】【乙】两句中的“拱”字。
【甲】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 【乙】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 (3)第⑥段中写到小桃树终于开花了,作者为何还要落泪呢? 【答案】 (1)执着偏爱;懊丧;弱小苍白挣扎
(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桃树人格化,用“弯了头”“紧抱身子”生动形象写出了小桃树发芽初期生长的缓慢,不起眼、长得很委屈,但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呼应下面奶奶的评价,更加衬出作者对小桃树发芽的期待和执着的偏爱。②Ⅰ【甲】句用拟人修辞,将小桃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在墙角挣扎着发芽的情态,【乙】句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猪对小桃树的破坏;Ⅱ两个“拱”都突出小桃树开花的不易,经历的磨难,更加体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Ⅲ表达了我对小桃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3)①小桃树开花弱小稀疏、淡白单薄,是挣扎着拼尽了生命绽放美丽,虽艰难但依然用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笑着,感动敬佩它的顽强;②类比自身经历,虽知自身渺小,但仍像小桃树一样奋斗,实现价值,同时也为之前身漂异乡忘却小桃树而深深懊丧;③奶奶照顾小桃树,而我没照顾好奶奶,没能看她最后一眼,对奶奶有着无限的愧疚和感怀。 【解析】【分析】(1)主要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或词汇。如A处,可提取第②段“执著地非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一句分析,即可得出“执着偏爱”的答案。B处,可提取第⑤段“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中的“懊丧”作为答案。C处,可提取第⑥段“长得弱小”“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2)①给出了从修辞手法赏析的答题方向。“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运用了典型的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小桃树发芽初期生长的缓慢,不起眼的特点,“紧抱着身子的”所写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作者对小桃树发芽的期待和执着地偏爱的情感。同时在结构上呼应下面奶奶的评价。一定要答出修辞手法对表达人物情感的意义。②要求赏析【甲】【乙】两句中的“拱”字。“拱出一个嫩绿儿”中的“拱”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在墙角挣扎着发芽的情态,写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中的“拱”则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了猪对小桃树的破坏。两个“拱”都写出小桃树经历的磨难,表达了我对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的喜爱赞美的主题。作答时,一定要把词语放入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并结合文章中心,这样才能得到准确而完整的答案。
(3)第⑥段是文章的结尾,所以一定要注意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即突出主题的意义。如小桃树终于开花了,作者还要落泪的原因,可从小桃树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的角度,从曾经忘却小桃树的角度,从由小桃树联想到自身渺小但仍能实现价值的角度,从没能照顾好奶奶等角度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执着偏爱;懊丧;弱小苍白挣扎
⑵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桃树人格化,用“弯了头”“紧抱身子”生动形象写出了小桃树发芽初期生长的缓慢,不起眼、长得很委屈,但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呼应下面奶奶的评价,更加衬出作者对小桃树发芽的期待和执着的偏爱。②Ⅰ【甲】句用拟人修辞,将小桃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小桃树在墙角挣扎着发芽的情态,【乙】句用动作描写,写出了猪对小桃树的破坏;Ⅱ两个“拱”都突出小桃树开花的不易,经历的磨难,更加体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屈的意志;Ⅲ表达了我对小桃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⑶①小桃树开花弱小稀疏、淡白单薄,是挣扎着拼尽了生命绽放美丽,虽艰难但依然用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笑着,感动敬佩它的顽强;②类比自身经历,虽知自身渺小,但仍像小桃树一样奋斗,实现价值,同时也为之前身漂异乡忘却小桃树而深深懊丧;③奶奶照顾小桃树,而我没照顾好奶奶,没能看她最后一眼,对奶奶有着无限的愧疚和感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考生要熟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或词语。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赏析角度的选择,一般说来可以从修辞、描写、词语的运用等角度入手。考生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文段的主题、作者的情感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段落所在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考生在平时要对阅读加以强化训练,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2.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
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劲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
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医生给我做了各项检查,说我手术恢复得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心里有点儿牵挂了,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我悄悄问护士,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她家里也不宽裕。医院知道情况后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
“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我走出护士站,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老公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1)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_____→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医院特许小女孩在病房卖面包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4)下列对本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6,7段中写大家懒得理小女孩,甚至会把她赶出病房,是因为她打扰了大家休息。 B. 第8段中老公所说的“心理阴暗”,是指“我”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 C. 第9段写小女孩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来,“我”心里有点牵挂了,是因为“我”一直是同情她的,只是受了大家的不良影响。 D. 本文告诉我们:善良是纯洁的,不要因沾染上世俗的灰尘而伤害他人。
(5)本文中老公对小女孩的态度和众人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6)文章结尾处“我”给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没写”,请你替“我”写几句话送给小女孩。 【答案】(1)(因怀疑)大家不再买小女孩的面包;(因牵挂小女孩)“我”了解到真相;“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或“我”把老公的零花钱留给小女孩) (2)小女孩患病;家里不宽裕;小女孩遵守和医院的约定。 (3)富有同情心;戒备心强;知错能改。 (4)D
(5)对比,突出强调了老公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或突出大家对小女孩的冷漠) (6)小姑娘:你好,之前是阿姨误解你了,在这里,阿姨向你说声“对不起”。希望你早日康复。
【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读记叙文,首先要能概括时间,理解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本文写的是“我”误会了一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的行为,最后知错能改的故事。主要塑造了“我”和“小女孩”的形象。
(1)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概括,要注意概括语言的简练和前后文的衔接。从前后文可以看出,横线2是需要概括2—7段的情节,所以应该是大家因为误会女孩都不再买她的面包。横线4要概括8—10段的情节,这几段“我”了解到了小女孩的真实情况。横线5是文章的结局,我知错就改,把老公的零花钱留给了小女孩。
(2)本题是对文章重点内容的和重点信息的提炼,原因是在第10段,通过护士的诉说告诉读者的,首先是小女孩患病,其次是家里的困难 ,第三个原因可能会有很多同学遗漏,要和上下文联系起来总结,找出“她遵守规定”的原因。
(3)根据“我”的行为,一开始以为小女孩不会讲话,就买了她的面包,说明“我”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后来误会了孩子,以为她是假装哑巴,所以就拒绝再买面包,说明“我”的戒备心强,当误会解开,“我”给小女孩留零花钱的行为说明“我”知错能改。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和其作用。老公和别人不同,形成对比。对比的写法一般是突出、强调。在本文中,突出了老公的性格特点,即他的善心、同情心,从而通过老公美好的心灵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不要让善良沾染世俗,不要因为怀疑伤害别人。
(5)本题是一道比较主观的题目,但内容要与上文的情节和全文的中心相符。因为要求替“我”写几句话,所以要用第一人称。要能体现出“我”的知错就改和对女孩的美好祝愿。 故答案为:(1)(因怀疑)大家不再买小女孩的面包;(因牵挂小女孩)“我”了解到真相;“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或“我”把老公的零花钱留给小女孩); (2)小女孩患病;家里不宽裕;小女孩遵守和医院的约定; (3)富有同情心;戒备心强;知错能改; (4)D;
(5)对比,突出强调了老公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或突出大家对小女孩的冷漠); (6)小姑娘:你好,之前是阿姨误解你了,在这里,阿姨向你说声“对不起”。希望你早日康复。
【点评】现代文阅读理解,读懂文章内容是关键,掌握相关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写作手法及作用:学生掌握常见的写作手法,并能结合具体的文章正确分析。初中语文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扬抑(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