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3:25: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形象地描述,能够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的直观作用,有时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来引进概念。 1、 多媒体教学法 2、 注意尺规制图,徒手绘及计算机两方面绘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要求: 1、在学习本课程时,除了通过听课和复习,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外,还要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系列的制图作业,进行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想象空间物体的反复训练,掌握空间物体和平面图形的转化规律,并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 2、正确处理读图和画图的关系。对于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人员,正确地读懂图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绘制图样也同样重要的,画图可以加深对制图规律和内容的理解,从而能够提高读图能力。同样只有对图样理解得好,才能又快又好地将其画出。 3、在读图和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逐步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 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学习中应注意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 教师要求: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力求讲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抓住主线,按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讲清方法、指出难点、点明关键,再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的首要条件。 2、注意直观教学和图例的选择。先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再以实体的形式加以验证,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认识实体的空间特征,从而获得清晰的表象。 3、注意精讲,加强练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言简意明,提炼内容,归纳总结结论。注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活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读图的基本方法。 4、脱离教案,讲授连贯流畅,重视板书、演示,活跃课堂气氛。 理实一体(实境要求): 1、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模具,以具体直观的形式来创设情境。 2、模型、零件实物绘制。 3、装配体测绘大作业 学习领域二: 学习领域名称 职业能力要求: 掌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 学期安排 第二学期 学时数 90 学习情景一:课程概论与工程力学 学习情景二:平面机构分析与计算 课程内容 学习情景三:常用传动机构 学习情景四:轴系与联接 教学方法: 利用机械拆装实验室,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内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板书教具为辅的传统教学手段 学生要求: 提前预习,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针对教学内容写出作业。 教师要求: 按学习情景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编写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考核。 理实一体(实境要求): 机械拆装实验室与轴系实验室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和相关实验。 减速器的结构与拆装、轴系结构的测绘与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机构测绘。 学习领域三: 学习领域名称 职业能力要求: 1. 机械制造零件图中公差配合的解读能力; 2. 机械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工艺特点的掌握; 3. 钢、铸铁的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及热处理工艺的掌握; 4. 机械零件的毛坯制作方法的掌握; 5. 金属切削加工基本知识的掌握; 6. 金属切削加工中使用到的各种机床的性能、加工工艺性能特点、刀具、夹具等知识的掌握; 7. 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简单加工工艺的编制能力; 8. 较强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丰富自己对机械制造的认识与理解; 9. 培养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的解读机械加工零件图;理解机械零件毛坯制作的方法;了解各种机械制造设备的加工特点;了解机械制造的全过程;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机械制造工艺编制的能力。 学习情景一: 机械制造概述; 学习情景二: 公差与测量技术; 学习情景三: 工程材料; 课程内容 学习情景四: 毛坯的加工; 学习情景五: 切削加工基本知识; 学习情景六: 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学习情景七: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学期安排 第三学期 学时数 90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生要求: 1、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正确的解读机械加工图;3.掌握金属切削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的性能特点、使用的工装量具、夹具;4.能编制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 教师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融合,在教学中,实现以能力为终极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突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 理实一体(实境要求): 1、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训设备,展示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特性和性能。 2、利用现有的条件,展示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工装量具,演示其应用方式。 学习领域四: 学习领域名称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学期安排 第三学期 学时数 64 职业能力要求: 具备生产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有关低压电气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替代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系统方面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PLC常用的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具备对工业控制对象进行分析、编写程序、及具备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运行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常用低压电器、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设计、改进和安装一般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根据控制过程及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完成PLC应用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设计、并能安装和调试运行。同时,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情境一:电气控制基础 学习情境二: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 学习情境三:PLC基本指令及其应用 课程内容 学习情境四:PLC的步进顺控指令及其应用 学习情境五:PLC的功能顺控指令及其应用 学习情境六:PLC工程应用 教学方法: 在组织教学内容上,按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分解,按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并联系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对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类、组织成一定数量的项目,每个项目有明确的任务,围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在生产中的应用领域,考虑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理实一体”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从而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要求: 提前预习,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针对教学内容写出作业。重视实训,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教师要求: 按学习情景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编写教案,教学设计,课程考核。 理实一体(实境要求): 在PLC实验室、实习工厂等实训场所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目标训练。 学习领域五: 学习领域名称 职业能力要求: 1.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 2.表达机件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的能力; 3.机械加工工艺刀夹量具设计的能力。 4.数控程序编制的能力; 5.切削条件合理确定的能力。 6.要有特别强的自学能力,能经常对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学习利用; 7.与同事关系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把自己编制的工艺能与同事共享; 8.根据工作任务,科学规划工作步骤,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9.严谨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操作技能、大胆的创新思路、肯奉献的企业精神等综合人文素质。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可表达机件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的能力,数控程序编制的能力,合理的工艺编制能力和数控加工相关的知识,为以后的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和提高岗位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学习情景一:认识CAM软件; 学习情景二:典型零件实体创建; 学习情景三:机械装置装配设计; 课程内容 学习情景四:机械工程图设计; 学习情景五:典型零件数控加工; 学习情景六:典型机构运动设计; 学习情景七:机床夹具设计与制造。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生要求:掌握各类型案例实践中熟悉虚拟设计、特征建模、数字制造、数控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掌握常用的CAD/CAM应用方法,机械图识读与绘制,零件工艺技术条件分析,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 教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融合,在教学中,实现以能力为终极目标,以任务为载体,突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 理实一体(实境要求): 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CAD/CAM技术 学期安排 3 学时数 64 学习情境六:

搜索更多关于: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文档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oqzh4u4bp1jxus0hkxz44s0w0d4ij00w5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