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07)
★祝考试顺利★
时间:50分钟 分数:100分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生号等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问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保障列车正常运营,兰新高速铁路在局部路段采用了左图(开天窗隧道)或右图(铁路单侧筑墙)中的工程方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两幅图中工程方案的共同作用是( ) A. 阻挡风沙 关人员进入
2. 左图中天窗的主要主要作用是( ) ①通风 ②节约材料 ③美观 ④采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在拍摄左图照片几秒钟后,某靠窗乘客所乘列车经过右图所示路段,能够欣赏到远处窗外风景。那么可以推断出( ) A. 该列车整体向东运行 C. 该列车整体向西运行
B. 该列车整体向南运行 D. 该列车整体向北运行
B. 阻挡泥石流
C. 防野生动物进入
D. 防止无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如:惊蛰,标志
2020年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07)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1)页
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而霜降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天气渐冷,黄河流域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的麦类播种已完成。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4. 我国东北地区的实际物候状况 A. 比惊蛰提前、比霜降错后 C. 比惊蛰错后、比霜降错后 原因是
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B. 比惊蛰错后、比霜降提前 D. 比惊蛰提前、比霜降提前
5. 谚语“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常用于表示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现象,产生该现象的
6. 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 变暖变干为主 湿为主
7. 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 3900年
B. 6500年
C. 8100年
D. 1万年
下图示意我国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B. 变冷变干为主
C. 变暖变湿为主
D. 变冷变
8. 该企业在进入汽车领域的第3年就推出纯电动轿车主要得益于 A. 市场需求量大 C. 汽车组装基础好
B. 劳动力素质高 D. 核心部件生产经验丰富
9. 所谓“零元购车”,是指集团客户不用一次性承担购车资金压力,可采用“零首付+分期
2020年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07)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2)页
付款”模式购车。“零元购车”首先影响该公司的 A. 成本
B. 销量
C. 产量
D. 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下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发展水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所示类型中,城镇转型增长的是 A. 甲
11. 图中丁类型城市往往 A. 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C. 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B. 土地空置现象突出 D. 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B. 乙
C. 丙
D. 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
必考题共46分,选考题共10分。 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其棕桐果肉可榨棕桐油,主要用于餐饮业、食品工业和油脂化工业等。印度尼西亚的棕桐果肉出油率高,2007年后的棕桐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某公司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等地投资兴建油棕种植产业园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仓储、物流、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所产棕桐油等主要销往我国。目前,在第一种植园巴郎卡拉亚已完成6万余公项(计划20万公项)油棕种植,在过去荒芜的土地上有近9000名当地的工人忙碌。该公司还投入大笔资金在当地兴修道路、桥梁、水电、排水、港口工程等。
2020年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07)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第(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