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例
题与探究
典题精讲
例1已知向量a、b,比较|a+b|与|a|+|b|的大小.
思路解析:因为向量包含长度和方向,所以在比较向量长度的大小时,要考虑其方向. 解:(1)当a、b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时,有|a+b|=|a|+|b|; (2)当a、b为非零向量且a、b不共线时,有|a+b|<|a|+|b|; 当a、b为非零向量且a、b同向共线时,有|a+b|=|a|+|b|; 当a、b为非零向量且a、b异向共线时,有|a+b|<|a|+|b|.
绿色通道:解答本题可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作出图形辅助解答;关键是准确、恰当地进行分类,分别处理.
变式训练已知向量a,b,讨论|a-b|、|a|+|b|和||a|-|b||的大小. 思路解析:(1)当a、b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时,有|a-b|=|a|+|b|=||a|-|b||; (2)当a,b为非零向量,且a,b不共线时,有|a|+|b|>|a-b|>||a|-|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向量表示)
当a,b为非零向量,且a,b同向共线时,|a|+|b|>|a+b|=||a|-|b||; 当a,b为非零向量,且a,b异向共线时,|a|+|b|=|a+b|>||a|-|b||.
答案:|a|+|b|≥|a-b|≥||a|-|b||,结合|a|+|b|≥|a+b|≥||a|-|b||因此有|a|+|b|≥|a±b|≥||a|-|b||. 例2化简下列各式: (1)PB?OP?OB; (2)
211[(4a-3b)+b-(6a-7b)]. 334思路分析:对于(1),可以利用三角形法则对向量进行分解;对于(2)利用向量线性运算的运算法则化简.
解:(1)PB+OP+OB=PO+OB+OP+OB(PB=PO+OB) =PO+OP+OB+OB=0+2OB=2OB.
211[(4a-3b)+ b- (6a-7b)] 3342137= (4a-3b+b-a+b) 33242317=[(4-)a+(-3++)b] 32342511=(a-b)
3212511=a-b.
318(2)
绿色通道: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以推广为多边形法则,另一方面可以把任何一个向量用两个向量的和或差来表示,使用向量的数乘的结合律与分配律可以化简向量式子.
1 / 4
变式训练(2006全国高考卷Ⅰ,理9)设平面向量a1、a2、a3的和a1+a2+a3=0.如果向量b1、b2、b3,满足|bi|=2|ai|,且ai顺时针旋转30°后与bi同向,其中i=1,2,3,则( ) A.-b1+b2+b3=0 B.b1-b2+b3=0 C.b1+b2-b3=0 D.b1+b2+b3=0
思路解析:向量a1、a2、a3的和a1+a2+a3=0.向量a1、a2、a3顺时针旋转30°后与b1、b2、b3同向,且|bi|=2|ai|,∴b1+b2+b3=0. 答案:D
例3已知两个非零向量e1和e2不共线,且ke1+e2和e1+ke2共线,求实数k的值.
思路分析:因为ke1+e2和e1+ke2是共线向量,所以一定存在实数λ,使得ke1+e2=λ(e1+ke2)成立.
解:∵ke1+e2和e1+ke2共线,
∴存在实数λ,使得ke1+e2=λ(e1+ke2). ∴(k-λ)e1=(λk-1)e2. ∵e1和e2不共线, ∴??k???0∴k=±1.
?k??1.绿色通道:本题从正反两方面运用了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利用共线得到关于k的方程,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若3m+2n=a,m-3n=b,其中a、b是已知向量,求m、n.
思路分析:此题可把已知条件看作向量m、n的方程,通过方程组的求解获得m、n.
解:记3m+2n=a ① m-3n=b ② 3×②,得3m-9n=3b. ③ ①-③,得11n=a-3b.
13a-b. ④ 111132将④代入②,有m=b+3n=a+b.
1111∴n=
例4一艘船以5 km/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方向行驶,航船实际航行方向与水流方向成30°角,求水流速度和船实际速度.
思路分析:本题要求的是速度,而速度是向量,因此可以用向量表示速度,然后用向量加法合成速度即可.
解:如图2-2-6,OA表示水流速度,OB表示船垂直于对岸方向行驶的速度,OC表示船的实际速度,∠AOC=30°,|OB|= 5 km/h,
图2-2-6
∵四边形ABCD为矩形,
2 / 4
∴|OA|=|AC|cot30°=53, |OC|=
|OA|53=10. ?cos30?32绿色通道:用向量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步骤为:(1)用向量表示物理量;(2)进行向量运算;(3)回扣物理问题,解决问题.
变式训练一架执行救灾任务的飞机从A地按北偏西30°的方向飞行300 km后到达B地,然后向C地飞行.已知C地在A地北偏东60°的方向处,且A、C两地相距300 km,求飞机从B地向C地飞行的方向及B、C两地的距离.
思路分析:首先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如图2-2-7,然后由A地确定B、C两地的方位与距离.
图2-2-7
解: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BAC=90°,
|AB|=|AC|=300 km,则可得|BC|=3002km;
又由于∠ABC=45°,A地在B地东偏南60°的方向处,可知C地在B地东偏南15°的方向处. 所以飞机从B地向C地飞行的方向为C地在B地东偏南15°的方向处.B、C两地的距离为3002 km.
问题探究
问题1已知n个向量,依次把这n个向量首尾相连.以第一个向量的起点为起点,第n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叫做这n个向量的和向量.试探究A1、A2、A3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则A1A2?A2A3?A3A1等于什么?对于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A1、A2、A3、A4上述结论是否成立?A1A2?A2A3?A3A4???An?1An?AnA1等于什么?
导思:求多个向量的和,需要连续使用三角形法则,这也可以看作是应用了多边形法则.对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应明确:(1)多边形法则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向量和的计算,三角形法则是多边形法则的特殊情形;(2)n个向量的和的结果仍是一个向量;(3)法则的要领是“头尾相接,头是头,尾是尾”,与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相同. 探究: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A1A2?A2A3?A1A3, ∴A1A2?A2A3?A3A1=0.
类似的,根据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有
A1A2?A2A3?A3A4?A1A4,
3 / 4
即A1A2?A2A3?A3A4?A1A4=0.
对这个结论的更一般的形式,即n个向量顺次首尾相接,组成一条封闭的折线,其和为零向量,也就不难理解了,即A1A2?A2A3?A3A4???An?1An?AnA1=0.
问题2三人夺球的游戏的规则是:在小球上均匀装上三条绳子,由三人在一水平面上分别拉绳,要求每两人与球连线夹角相等,得到小球者为胜.现有甲、乙、丙三人玩此游戏,若甲、乙两人的力量相同,均为a N,试探究丙需要多少力量小球才静止?若甲、乙两人的力量不等,则小球有可能静止吗?
导思:互为相反向量的两个向量的和为0,在物理中可以理解成两个力的合力为0.解决本题首先要审好题,能从题目中提炼出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这是解决文字题或应用题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探究: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加法法则及相反向量的定义.设甲、乙、丙三人作用于小球的力分别为a、b、c,根据题意,可知a、b、c三个向量两两夹角为120°,可先计算a+b,由于|a|=|b|,易求|a+b|=|c|,且a+b平分a、b所成的角,即方向与c相反,要使小球不动,则c=-(a+b),所以丙需要与甲、乙相同的力量,小球就会静止.若甲、乙两人力量不等,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a+b的方向不可能与c相反,也就是说a+b与c不可能是相反向量,所以
小球不可能静止.
4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