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渗碳工艺的分类与选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7 17:56: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渗碳工艺的分类与选择

1、 直接淬火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不能细化钢的晶粒。工件淬火变形较大,合金钢渗碳件表面残余奥氏体量较多,表面硬度较低.

适用范围: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用来处理对变形和承受冲击载荷不大的零件,适用于气体渗碳和液体渗碳工艺。

2、 预冷直接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温度800-850℃

组织及性能特点:可以减少工件淬火变形,渗层中残余奥氏体量也可稍有降低,表面硬度略有提高,但奥氏体晶粒没有变化。

适用范围:操作简单,工件氧化、脱碳及淬火变形均小,广泛应用于细晶粒钢制造的各种工具。

3、 一次加热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温度820-850℃或780-810℃

组织及性能特点:对心部强度要求较高者,采用820-850℃淬火,心部为低碳M,表面要求硬度高者,采用780-810℃淬火可以细化晶粒。

适用范围:适用于固体渗碳后的碳钢和低合金钢工件、气体、液体渗碳的粗晶粒钢,某些渗碳后不宜直接淬火的工件及渗碳后需机械加工的零件。

4、 渗碳高温回火,一次加热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温度840-860℃

组织及性能特点:高温回火使M和残余A分解,渗层中碳和合金元素以碳化物形式析出,便于切削加工及淬火后残余A减少。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Cr-Ni合金渗碳工件

5、 二次淬火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第一次淬火(或正火),可以消除渗碳层网状碳化物及细化心部组织(850-870℃),第二次淬火主要改善渗层组织,对心部性能要求不高时可在材料的Ac1-Ac3之间淬火,对心部性能要求高时要在Ac3以上淬火。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对力学性能要求很高的重要渗碳件,特别是对粗晶粒钢。但在渗碳后需经过两次高温加热,使工件变形和氧化脱碳增加,热处理过程较复杂。

6、 二次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高于Ac1或Ac3(心部)的温度淬火,高合金表层残余A较多,经冷处理(-70℃/-80℃)促使A转变从而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渗碳后不进行机械加工的高合金钢工件。

7、 渗碳后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

组织及性能特点:可以细化渗层及靠近渗层处的组织。淬火变形小,不允许硬化的部位不需预先防渗。

适用范围:各种齿轮和轴类。 8、

钢的渗碳工艺参数

钢的渗碳工艺参数主要有以下三项:

1. 渗碳介质的化学成分:渗碳介质可分为气体、液体、固体等三大类。

2. 渗碳温度:常用温度为900~950℃。温度愈高,扩散速度愈快,渗层愈深,但温度过高会造成奥

氏体晶粒长大,降低零件的力学性能;增加工件的形状变形,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渗碳时间:常用的渗碳时间近似计算多采用Harris公式

式中:深度单位mm;

t——时间(h); T——温度(K) 。

对于几个常用的渗碳温度的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925℃, 900℃, 870℃,

时间(h) 2 4 8 12 16 20 24 30 36

870℃ 0.64 0.89 1.27 1.55 1.80 2.01 2.18 2.46 2.74 渗碳层深度值(mm) 900℃ 0.76 1.07 1.52 1.85 2.13 2.39 2.62 2.95 3.20 925℃ 0.89 1.27 1.80 2.21 2.54 2.84 3.10 3.48 3.81

搜索更多关于: 渗碳工艺的分类与选择 的文档
渗碳工艺的分类与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p1yu1gj4e072if1yc7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