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10国政 李浩 2010330021
浅谈现代管理理论
所谓现代管理理论是指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的西方管理理论。巴纳德是现代管理论的生父,西蒙是巴纳德的直接继承人。所以,现代管理理论又称为巴纳德-西蒙理论。本文旨在对现代管理理论进行一系列论述。
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电子计算机进入工业领域,在工业生产集中化、大型化、标准化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工业生产多样化、小型化、精密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联合化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对连续性、均衡性的要求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变化莫测,即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管理改变孤立的、单因素的、片面的研究方式,而形成全过程、全因素、全方位、全员式的系统化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运输问题、机场和港口的调度问题、如何对大量的军火进行迅速检查的问题,等等,都涉及管理的方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赤裸裸的剥削方式逐渐被新的、更隐蔽、更巧妙的剥削方式所掩盖。新的剥削方式着重从人的心理需要、感情方面等着手,形成处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问题的管理。管理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借助于多学科交叉作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
促进管理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加剧,决策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企业管理,特别是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量的先进成果可以应用于管理决策,为提高决策水平、建立系统的管理科学提供了技术支持。
管理科学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时期主要包括7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主要研究管理者的管理过程及其功能,并以管理职能作为其理论的概念结构。经验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行为科学学派,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社会系统学派,他将社会学的概念引入管理,在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及合理的决策程序。数理学派,他们注重量化分析,强调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管理决策问题,以寻求决策的科学化与精确化。交流中心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人员是交流中心,并围绕这一观念建立起管理理论体系 , 而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并将计算机运用于管理之中。
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进入60年代后,提出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理论。世界进入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方面,企业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企业经营的风险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也更加复杂。于是,权变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世界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联系增强,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
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非理性主义倾向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经营风险增大,竞争激烈,管理日趋复杂,在西方管理理论界出现了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和重视企业文化的思潮。
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前后,世界进入到科技、信息、经济全面飞速发展时期,同时竞争加剧,风险日增。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开始注重构建竞争优势。这样,在经历了长期规划、战略规划等阶段之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安索夫的《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到1976年,安索夫的《从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 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企业为挑战来自日本、欧洲的威胁而展开探索。1993年,原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博士与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相应诞生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来的。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组织成员的五项修炼。在学习组织中,有五项新的技能正在逐渐汇集起来,这五项技能被他称为“五项修炼”。
现代管理理论的共性
现代管理理论是近代所有管理理论的综合,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学科群,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建立起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自适应系统。要使这一系统能够得到持续地高效率地输出,不仅要求要有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组织,而且还要求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构成现代管理科学。纵观管理学各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可概括如下:(1)强调系统化。这就是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问题。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所以,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从整体角度来认识问题,以防止片面性和受局部的影响。(2)更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即注意“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有约定俗成的信念,人们彼此感情融洽。利用非正式组织,就是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3)重视人的因素。由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人,而人又是生活在客观环境中,虽然他们也在一个组织或部门中:工作,但是他们在其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可能与组织不一致。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保证组织中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所以,各级主管人员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法,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启示
何谓管理,管理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管理学是人类近代史上发展最为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门学科,同时,管理学也是一门与人类社会活动紧密相联的显学。这本书十分系统的向我们阐述了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思想的进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并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个职能加以补充说明,最后还通过案例来使我们能更好的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读完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只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但是,管理实践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管理学的发展从落后机械一步一步进化到高效协调,从纯粹的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到现在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虽然漫长艰辛但是总的趋势是前进向上的。在研究管理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试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到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试验法(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用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比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演绎法(从某种概念出发,过从某种统计规律出发,也可以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找到一般的规律性,并加以简化,形成某种出发点,建立起能反映某种逻辑关系的经济模型),把复杂的管理问题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个加以解决和完善。 第二,历史是最富有哲理的教科书,学历管理就必须从学习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开始。历史中包含着无数成功的经验,也包含着许多失败的教训。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可以概括成: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九个特点。这些特点都是古代中国封建主义专制皇权背景下的思想产物,深深的烙上了社会的印记,蕴含着浓浓的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如今,我们在借鉴这些思想的时候,必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当然,我们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中,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中,有人群关系论,系统管理理论,决策理论。我们把中西方管理理论融会贯通,形成适应我们二十一新世纪的新理论,通过对管理指导思想的创新,管理原则的创新,经营目标的创新,经营战略的创新,生产系统的创新,企业组织的创新等六大方面的创新来提高我们的企业效率,工作效率。
第三,从人类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可以逐渐领悟到人类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却是存在某些基本规律,即:系统原理(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综合性)、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管理是为人命服务的)、责任原理(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效益原理。运用这些原理解决管理问题,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帮助管理者更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最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了解到管理学并不是我们平时随口说说的,它是一门很有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科,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问题的决策上,可以举一反三,从多方面考量,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
相关推荐: